李肇星出席高峰论坛,见证《向东看》新书首发
2017-05-02 08:50: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武汉力量”吸引世界目光“向东看”

他在幽默中勾连历史:“吃武汉美食觉得好吃,不应该忘记感谢郑和船队从桑给巴尔带来的胡椒面儿”

今年是李肇星离开外交部的第十年,从事外交事业的53年。在演讲开始前,他先用外语问候肯尼亚、坦桑尼亚外交官,赢得现场掌声。

他深情说道,在肯尼亚驻外的七年是其外交生涯的摇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悠久和深远的友谊。

一个月前,李肇星沿古代丝绸之路,循着1433年郑和船队的出巡路线,到达位于非洲东南角的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

“桑给巴尔有很多珍贵的资源,但爱好和平的郑和船队没有去掠夺。”李肇星说,郑和船队带去了丝绸、瓷器,换回了桑给巴尔的佐料。

他笑言,中国菜肴的美味离不开这些佐料,“吃武汉美食觉得好吃,不应该忘记感谢郑和船队从桑给巴尔带来的胡椒面儿”。

李肇星说,不久前,他再次出访坦桑尼亚、肯尼亚,并考察肯尼亚蒙巴萨正在建设的蒙内铁路马泽拉斯特大桥。其间,他身体突然不适,幸得驻外中国医生与当地医生的共同帮助,使其康复。他说,“感谢非洲,感谢祖国”。

他为长江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结集作品定名《向东看》,并欣然作序

李肇星提到,他是在第七次访问坦桑尼亚时,时任坦桑尼亚国家社保基金会主席马塔卡对他说:“现在,我们应该向东看了。”

这句话让他感慨,它生动形象地说明“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景、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当看到长江日报记者“一带一路”探访报道结集成书时,他就提议将书名定为《向东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要大得多。”他说,贸易、金融、人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国和周边国家及辐射范围内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他理解的“向东看”,即向中国看,向一带一路看。他认为,“一带一路”的目的不仅是成为中国对外发展的升级版,更重要的是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辐射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李肇星坦承,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会做侵犯别国主权或强人所难的事,而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给相关国家、地区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与武汉的情缘已超过半个世纪,他预料武汉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的前景“宽广得很”

当天论坛间隙,现场成了签名会。被团团围住的李肇星,在签名时不忘问对方是哪里人,遇到山东老乡就谈几句家乡变化,遇到外国友人则用英文与对方亲切交谈。

如今已77岁的李肇星说,他与武汉的情缘,要追溯1965年,时年25岁的他作为翻译兼领队,陪同当时还是法属殖民地的非洲某国友人在全国各地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其中一站。“我们下榻的地方位于汉口的胜利饭店,可能是当时武汉最好的饭店。”

李肇星认为,武汉在2016年发起“一带一路上的武汉设计”跨境寻访活动,取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材料与极具传播性的实际案例,堪称一次彰显中国设计力量的跨国壮行。

“‘一带一路’既是国家战略,也是武汉的机会。”他说,武汉是著名的工业基地和设计之城,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的老牌工程、设计企业,产业结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补性强、契合度高,具有大规模“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广阔空间。他认为,武汉企业在“一带一路”各国留下的工程设计成果,无愧于联合国“世界设计之都”的申报。

在演讲结尾,李肇星说,在东非有一种花,翻译成中文为“昨天今天明天”,他将这种花的寓意赠予武汉,希望武汉越来越好。

记者耿尕卓玛 发自北京

现场观众观看“丝路缀珠——一带一路上的武汉工程”摄影展

4月28日下午,“开放与共享——武汉工程·设计闪耀‘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准时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与每一位工作人员热情握手。他说,“武汉工程设计闪耀‘一带一路’”北京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与其重要性十分匹配,武汉人、武汉企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进力量。

在论坛发言中,这位“明星部长”表示,他一直是“长江日报的读者”。今年4月,当他得知长江日报走访“一带一路”内容结集出版,他欣然答应为该书作序。细致看完书稿后,他提出十余处修改意见,并把书名定为《向东看》。

李肇星为观众在新书《向东看》上签名

责编:李智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