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督察组在青山工业三路对渣土车经过时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 记者刘斌 摄
本报讯(张晟 通讯员符祖文 于海涛)一辆辆渣土车驶过,便携式空气监测仪上的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瞬间从不足100微克/立方米飙升至572微克/立方米,达到“爆表”的严重污染水平。
这一幕就发生在24日晚间8时30分许的青山区建设三路上,当晚长江日报记者跟随市空气质量办督察组对武昌地区多个工地和道路扬尘进行突击检查,督察组发现上述地区夜间空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多数点位达到或超过轻度污染水平。
市空气质量办有关负责人表示,4月中上旬以来,我市空气中的PM10浓度相对较高,并在多日成为首要污染物。督察人员对监测数据分析后发现了一个规律:白天空气中的PM10浓度都相对较低,而在当天凌晨或夜间浓度就明显上升,高峰时夜间浓度为白天的五六倍。
以23日为例,武昌区凌晨3时PM10浓度高达380微克/立方米,而15时空气中PM10浓度降至72微克/立方米,同一点位、不同时段浓度相差超5倍。此外,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洪山区和青山区等地也呈现了上述类似规律。
不过,24日晚,记者跟随督察组在上述地区进行督察时发现,不少重点路段没有看到道路清扫人员和设备。在青山区建设三路,督察人员发现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情况后,立即与青山区有关部门取得联系。10多分钟后,街面上开始见到了保洁人员,他们拿着铁锹对渣土车撒落在地的泥土进行清理。又过了约5分钟,一辆洒水车来到现场,对路面进行了两次洒水保洁。之后督察组再度拿出仪器监测空气质量,渣土车驶过PM10浓度没有超过100微克/立方米。
随后,督察组又来到洪山区团结大道和铁机路附近,沿途渣土车车速较快,地面也没有洒水。尤其是刚开通的铁机路(团结大道至北洋桥路段)上,肉眼都可看见扬尘。督察人员在团结大道上的监测结果显示,污染物浓度接近轻度污染水平。而在武昌区梅家山立交桥下,污染物浓度最高达到了218微克/立方米,大大超过150微克/立方米的标准,但仍未见到任何洒水车辆。
市空气质量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工地、道路扬尘已成为我市夜间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市空气质量办将加大督察力度,督促各区和相关部门加强对扬尘的管控。
网友:为不打招呼不留情面的督察叫好
链接>>>
截至昨晚10时,本报于24日晚进行的工地和道路扬尘环保督察网络直播已经吸引了11万余网友观看,不少网友留言表示,不打招呼、不留情面,这样的督察搞得好。
网友“走过夏天”说,通过网络直播,普通市民充分了解到了突然进行的环保督察是怎么开展的。不向被督察的工地和企业打招呼,对出现问题的有关部门敢于“亮剑”,充分说明了政府部门为改善空气质量拼尽全力。
网友“青松”在本报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说:“为直播叫好!”网友“乔伊”说:“晚上大家都下班了,还有一群环保人在岗位上坚守,很辛苦。”
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在网上留言,向环保部门提供了更多督察线索,其中白沙洲地区、青山21号公路沿线和雄楚大道等地反映的工地和道路扬尘问题相对较为集中。(张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