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7日,东西湖区山水星辰小区摆放不同颜色垃圾桶,分装不同类型垃圾。( 倪娜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龙华 李先宏 通讯员方懿 实习生陈彦西
1.5万居民用垃圾兑换日用品
65岁的陈体道住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博大城市星座小区9栋2单元。单元楼前整齐排列着绿、蓝、红、灰4种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标着“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
昨日10时,他将一张二维码贴在厨余垃圾袋上,放进楼下绿色的厨余垃圾箱。半小时后,小区垃圾分类服务站工作人员黄兴取走垃圾,并扫描袋上的二维码,给陈体道家记了1分。
积分有什么用?
在服务站,贴有一张“垃圾分类积分标准”表:每公斤废报纸积6分、大油壶积2分、废旧电池每节积1分……一旁的货架上,则放着用积分可以兑换的物品。20分兑鞋油、90分兑洗手液等。可以兑换的有15种日常用品,小到一块肥皂,大到食用油。
自觉分类,积分换礼——这一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激励模式目前正在东西湖区博大城市星座、山水星辰等20个小区推广。截至目前,已有1.5万户社区居民参与,累计兑换30余万积分。
2013年8月,武汉市政府确定将东西湖区作为全市生活垃圾减量试点区域。昨日,该区城管委介绍,截至目前,试点区域居民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实现了预期控制目标——小于每天0.8公斤,生活垃圾减量近20%。
政府与市场握手让垃圾减量
东西湖区城管部门是垃圾分类实践的主导部门。在学习和实践中,他们发现,仅靠城管、社区、志愿者来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难以持久。
“往往是开始轰轰烈烈,过后热情冷却,垃圾以前怎么丢,现在还是怎么丢,成了‘一阵风’。”东西湖城管委副主任陈斗斗说。
他们探索走一条由政府聘请专业化的服务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的道路。
17日7时,武汉暄洁再生资源公司博大城市星座小区垃圾分类服务站工作人员黄兴准时到岗,开始督导小区居民正确投放生活垃圾,兑换居民积分,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这一岗位,她干了3年多。
试点之初,黄兴每天清晨6时就守在居民楼下的垃圾桶旁,等居民丢垃圾时进行垃圾分类劝导。她还联合社区居委会进行入户宣传,每天挨家挨户敲门,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耐心地与居民讲道理。
黄兴所在的暄洁公司,以每月每户25元的价格,中标东西湖区12个小区7500户居民的垃圾分类管理。公司建立分类服务站12个,派驻垃圾分类督导员近30人,印制发放垃圾分类手册,在各试点小区举办垃圾分类主题演出、知识竞赛等社区活动近200场次。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弥补了垃圾分类末端管理力量不足。
东西湖城管委购置投放11台小型厨余垃圾生化降解机,放置在小区内或周边。暄洁公司以公开投标形式,获得厨余垃圾统一收运及无害化处理经营权。
“降解机”将统一回收的厨余垃圾吃进“肚里”,经过24小时的脱水、脱油、粉碎、添加菌种、加热发酵等程序后,神奇吐出黑色粉末状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供应园林绿化,居民还可凭积分免费领回家种花植草。
目前,试点区域每日产生的近20吨厨余垃圾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此外,在垃圾末端处理中,东西湖将干垃圾集中收运至武汉深能源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电子废弃物则交由武汉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后续收运和处理;与湖北源睿环保科技公司联合设立小区专用衣物收集箱,处理市民旧衣物捐赠投放……
持久推行还需完善治理体系
垃圾分类早已在国内一些城市试点推行多年,但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推行效果并不明显。
自上世纪90年末期,武汉市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在洪山广场以及城市主次干道设垃圾分类箱。但由于环卫部门后期分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市民垃圾分类认识度不高,推行效果不理想。2005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武汉市全市主次干道设垃圾分类箱2万多个,垃圾分类回收率不足5%。
2008年,武汉市曾在青山区试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将钢都花园地区8个社区作为试点,放置了100组共300个垃圾桶,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和有毒垃圾三类进行收集处理。也因当时处理垃圾的最后环节尚不能做到分类处理,最终夭折。
“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远没有到可以总结经验的程度。缺少政策法规和再生资源产业支撑,让目前的试点范围不敢扩大,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效应难以令社会认同。”东西湖城管委副主任陈斗斗坦言,东西湖垃圾分类做到有始有终不易。
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让垃圾分类有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采访中,业内专家认为,顶层设计之外,还应确定统一的垃圾分类方法、类别、标准,明确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能分工,培育完善再生资源产品市场,放大末端效益,形成政府领导牵头指挥、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充分吸引社会资源、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完整治理体系。
“还应该靠法律让人人意识到在垃圾困局中,自己既是垃圾的生产者,也应是责任的承担者。”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