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历经77次撞击仍无碍 体检显示武汉长江大桥正壮年
2017-04-18 07:15:00 来源:C-- 长江日报

再过几个月,武汉长江大桥将年满60周岁。昨日,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和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和8个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

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建造的首座公铁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桥身共有8墩9孔。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以来,这座大桥虽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但至今仍十分健康。

60年来,武汉长江大桥虽未伤筋动骨,但仍做过一些修补。85岁高龄的中铁大桥局高级技术顾问、原副总工程师刘长元透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座大桥的钢梁曾被一艘船撞弯。当时,双线铁路一线被迫禁止通行,另一线限速通行。技术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对桥梁进行大规模维修。2002年以及2016年武汉马拉松比赛开始前,有关方面对这座大桥做过破损路面修复并进行刷黑处理。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长江大桥每天通过火车300列左右,平均不到5分钟通过1列;每天来往汽车10万多辆,平均每分钟约有70辆汽车通过。

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全国铁路运行图大调整时都会对武汉长江大桥做一次体检,但一般只对下层铁路桥或上层公路桥进行单独检测。1957年大桥通车前,曾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过公、铁两层全面检测。从1967年开始,几乎每10年对大桥进行一次体检。最近一次大规模体检是在2015年,桥梁专家将400多个电子芯片粘贴在大桥公、铁两层的关键受力点上,通过静载实验、脉动试验和动载试验,将芯片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回数据采集中心。

1993年5月28日,曾担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组组长的西林再次受邀登上大桥。参观后,他对随行人员说:“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一流、施工一流,养护也是一流的。大桥的使用寿命至少要延长100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桥时的设计寿命是100年。如今,虽然已经过去60年,但它仍处于‘壮年’。我们打算通过科学养护,让它的使用寿命延长到150年。”武汉桥工段车间主任黄伟对大桥的健康状况充满信心。

>>链接

从肩扛手抬到计算机查病害

三代人接力养护武汉长江大桥60年

当南来北往的火车从武汉长江大桥上疾驰而过时,大多数旅客不会想到桥上还有一群养桥人。他们为保大桥安全运行,像“保姆”一样日夜守护在这里,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大桥建成通车60年来,已有三代人在这里坚守。


16日,52岁的聂亚林(手拿电线者)正与工友们在武汉长江大桥上保养轨枕扣件

“桥一代”“桥二代”多靠肩扛手抬

今年52岁的聂亚林是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长江大桥车间的一名工长,也是一位“桥二代”。1987年,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工具,成为养护武汉长江大桥的一名工人。

聂亚林说,当时,判断一名工人是否合格,不光要看技术,还要看身体素质是否过硬。那时,桥梁养护主要依靠“肩扛手抬”的传统作业方式。由于武汉长江大桥轨枕均为木质,加上场地窄、行车密度大,重体力、高强度的作业多,养桥工作相当辛苦。

2000年后,工人们开始使用电动扳手、电镐、电动打磨机、高压喷漆机等工具。就拿保养轨枕扣件来说,一根轨枕上有4组扣件,以前每人每天只能保养6根轨枕。有了电动机械设备后,改为流水线作业,一人在前面松扣件,另一人紧跟在后面保养涂油并复紧。每人每小时平均能保养20多根轨枕。

如今的车间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大厅窗明几净,悬挂着一块巨幅电子屏,屏幕内显示着大桥数十处关键部位摄像头所摄录到的画面。大厅中央摆放着10台电脑,从电脑上可以直接看到大桥的各项日常检测数据。

长江大桥车间养护工人也从以前的300多名减至50名左右。

“桥三代”利用计算机分析桥梁病害

今年38岁的黄志国是名副其实的“桥三代”,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养护工人。

黄志国告诉记者,据他的爷爷讲,第一代养桥人是从全国各地招来的。爷爷当年是从湖北孝感市被招过来的劳务工。大桥上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很多人受不了选择离开。“像我的爷爷那样坚持到最后的劳务工都转了正,成了养桥工人”。

黄志国的爷爷退休后,他的父亲高中毕业接了班。由于从小在长江边长大,他的父亲对武汉长江大桥感情很深,并且肯学习钻研,除锈、涂漆、打磨等技术样样精通,尤其擅长“钢梁喷漆”。30多年职业生涯中,他的父亲多次被聘请到武钢、九江长江大桥指导喷漆作业。

黄志国从部队复员后,也成了一名养护武汉长江大桥的桥梁工。他勤学苦练,成为打磨技术精湛的工人技师。去年,他运用计算机自行设计出一套桥梁业务知识学习考试系统,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学习业务技能。

“如今,老一辈养桥人已多半不在人世了,但我们工区有好几名像黄志国这样的第三代养桥人。小伙子们大多肯钻研,爱动脑,懂计算机应用,会分析桥梁病害数据,还创新了许多养桥工艺。再过3年,我也要退休了,但我不担心,因为后继有人。”聂亚林欣慰地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