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路直播,新视角呈现现场 记者跑团,风雨中记下感动
2017-04-10 07:2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张维纳)“下雨天不出家门,跟着长江日报直播看完了整场汉马赛事,‘上天入地’很过瘾。”昨天上午,网友@yyf_fish在斗鱼平台上发送弹幕为长江日报5小时不间断直播点赞!

昨日,2017年武汉马拉松赛鸣枪开跑。长江日报10路记者通过长江网、长江日报APP、长江日报头条号及斗鱼平台进行了长达300分钟的不间断直播。截至昨日17时,斗鱼长江日报主直播间全程开播累计观看96.34万人次,长江网、长江日报APP总观看量26万人次,今日头条长江日报号总观看量达7.7万人次。

“汉马是体育的盛事,城市的节日。长江日报带市民360度享受城市狂欢。”正如网友@莉莉周所说,这次直播,长江日报记者派出地面直播团队和无人机直播团队,启用了专业的视频团队,将现场直播无缝衔接汇合成一路直播,为网友们带来全方位的视觉体验。从沿江大道青岛路口的起点到防洪纪念碑、中山大道、长江大桥、东湖绿道、全马终点等节点,选手们经过的地方,直播记者均在现场通过视频直播呈现选手的状况。为了能让镜头前的观众有更好的观赏效果,长江日报记者提前一周联系了位于青岛路路口附近的一家企业,从该公司所在的6楼对鸣枪开跑的瞬间进行直播。“感觉全民都在参与汉马。”通过记者的直播镜头,不少市民感叹汉马就如一个重大的城市节日。

“你们太拼了,既要跑马还要直播。”不少选手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长江日报记者冒雨直播一上午非常敬业!这是一次很好很专业的直播体验。”斗鱼工作人员这样评价。

本报直播团队︑记者跑团

徐佳

晋晓慧

刘睿彻

占思柳

见证友谊:跑友“捡”了两位朋友

昨天,我参加了健康跑,同时作为长江日报的直播记者,在8时43分到9时40分在赛道长江大桥段进行现场直播。

跑马拉松,即使是赛程相对较短的健康跑,在雨中,跑起来也不轻松。但从直播的镜头里,我看到身边的跑友都是快乐地朝前跑着,也看见了这场马拉松带来的一段段友谊。

长江大桥汉阳桥头是赛道9公里标记牌,也许是因为已经跑过了大半赛程,不少人边跑边自娱自乐:一个人自拍、轻声唱歌;两个人边跑边互相鼓劲,停下来以黄鹤楼为背景的各种花式对拍;三五人的小团队里,大妈大声地跟队友传授赛后如何修复身体……印象最深刻的是,有跑友竟然在跑马过程中,“捡”到了两位朋友。

那是在刚跑过黄鹤楼公园的弯道处,已经超过了赛道10公里标记牌200多米,我正在拍摄,一个手挽手的三人小组从后方冲过来——一高一矮两位男士挽着中间一位微胖的女士。这特别的队形真少见。我将他们拦下了。采访中得知,两位男士赵胜松(音)和王勇十年前曾是同事,但多年未见,没想到在这次比赛中重逢了。而中间的女士林海燕,则是他们在比赛途中“捡”来的。原来,第一次跑汉马的林海燕在7公里处就有些体力不支,正好跑到她身边的赵胜松(音)和王勇得知后,就带着不认识的她一路跑了过来。他们还将带她一起跑向健康跑的终点。原以为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即将实现,林海燕感叹在这场不一样的汉马中,她幸运地遇到了赵胜松和王勇,“没想到,我能坚持到这里,都是他们两位一直拖着我跑,真的太感谢他们了”。

(直播记者周建华)

洋溢自信:看到城市的未来

昨日上午,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此次汉马的现场直播,从沿江大道与青岛路交会口的起跑点开始至一元路口,一路感受着武汉人的热情。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选手们高举着武汉话的标语,或是直接将武汉话的宣言贴在身上,在汉马这场全城狂欢的节日中,展现着属于武汉人的自信乐观,积极向上。

一位中年大叔高举“疯得扳”的标语,还一边喊着“疯得扳”,冲着我微笑;一位靓丽的女孩背后贴着“信了你的邪,红得像番茄”,那又是一种年轻的自信。

两边围挡外的观众在不停地为选手们高声呼喊着“加油”,我走近一看,是清一色身着校服的中学生。

你如果不置身其中,没有如此近观汉马,你怎能感受这样热情的市民,这样激情的城市;当五彩斑斓的2万多人朝着我扑面而来的时候,才真正被他们震撼到,感动到,才真正了解到,这是一座未来充满希望的城市。

正如一名网友在我们的视频直播中留言所说:“热情和呐喊展现出大武汉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城市能量,雨中的汉马惊天动地!”

(直播记者韩玮)

医疗哨兵:带来更安全的汉马

第一次参加汉马的直播,我的任务是负责医疗保障的报道呈现。

前天下午5时左右,我到120江岸急救站,直播急救医生介绍急救装备和治疗常识。还没说上一句话,电话铃就响了,接完电话,金俊英医生冲过来拍打我,“快,快,快,要不就跟我们一块走,5分钟内出车”。我拎着直播装备袋小跑着跟她出了门。

“不能因为有汉马,普通市民的急救就不保障。”金俊英告诉我。急救车接到的是附近小区一位突发哮喘的女士,上车后,金医生给她吸氧、听诊。还好,不算太严重。“你可以在家多休息。”金医生说。“家里没人,我想快点好,明天一早还要参加汉马保障。”对方虚弱地说。了解后,我才知道,眼前这位女病人是亚心医院的医务人员。我问:“你很想参加吗?”她肯定地点了头,没再多说什么。我只能祝福她快一点恢复。

汉马开赛,急救车早上4时50分出发,到达江滩民生路。金俊英和另一位急救人员整晚都没回家,怕耽误事。

我所在的急救车跟随汉马方阵的末尾保障。我注意到每隔300米左右就有套着蓝雨衣的白大褂站在路边,这是医疗观测哨点的医务人员,他们要及时发现危险的病情,与固定医疗点及急救车保持联动。

长江大桥上,风力大增,市三医院医疗点的帐篷无法撑起,医务人员都坚守在风雨里,不时蹲下身,为受伤选手喷涂药物。

想起来一句话,“哪里来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想,正是有更多的人为他人负重,带来更好的城市,更好的汉马。

(直播记者刘睿彻)

浩荡开跑:城市从沉睡到狂欢

你见过凌晨5时的武汉吗?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昨天借着报道汉马的机会,我才第一次看到故乡苏醒的过程。

同事和我在汉马起点处进行航拍和直播。5时10分出门时,天还未亮,建设大道车辆稀少,一片寂静。随着越来越接近赛道,街景开始变得鲜活。在赛道一元路口的警戒线外,几家早点摊已经开始营业,可以看见不少选手入乡随俗,点碗热干面或是豆皮。

再往沿江大道走,安保员和志愿者越来越密集,他们身上看不出熬夜的困顿,积极主动为选手们引路,充满了参与保障工作的自豪感,不少人请同事帮忙拍下与赛道的合照留念。

6时过后,整座城市像被按下启动键一样,突然热闹起来。提前到达赛道暖场的选手,奔波的志愿者,热情的暖场音乐,一下子将人拉入盛会大幕将启的期待中。7时30分,比赛开跑,无人机腾空。雨水把城市冲洗得通透,长江南岸的绿地中心等地标清晰可见。当从无人机监控器上看到22000名选手浩荡起跑时,我们也不禁被这种全民狂欢的热闹感染。从空中俯瞰选手经过一条条最熟悉的街道时,想起了那些默默付出的数以万计的后勤保障人员,心里充满了城市自豪感。

(直播记者刘舒)

造型新奇的参赛选手跑过中山大道武汉美术馆 记者胡冬冬 摄

热情欢呼:听到武汉最美的声音

凌晨4时的闹钟响起,开启了我的汉马时刻。今年的武汉马拉松,我有两个身份——既是跑者,亦是播客。这是一份前所未有的体验,用脚步丈量城市,用镜头传递现场。城市的热情就在眼前,最美的赛道就在脚下,换好服装、带好设备,我们就上了。

与我设想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聚焦成绩的国际赛事,更像是一场城市的狂欢。镜头举起,热情的参赛者纷纷主动向我们打招呼,有的甚至跑过了又回来,只为了对镜头喊声“加油”。队伍跑入中山大道后,眼前的画面丰富起来,经过修缮重新开街的中山大道,让许多外地参赛者啧啧称赞。作为一个老汉口人,我熟悉地介绍着,一元路、大智路沿街的建筑,和五芳斋具有武汉特色的门店,偶有停顿。这时身旁一位女士问我,“怎么停下来,不说了?我还想听。”顿时让我意识到直播的价值。后来与她聊天得知,她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参赛者,听说武汉的赛道非常漂亮,慕名而来。

在5.2公里处,许多跑者在这里合影留念,一对来自仟吉的年轻夫妻在镜头前秀着恩爱。他们说:“跑步和做蛋糕一样,都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吃蛋糕会让自己快乐,用跑步丈量城市也是这样。”

如果问我武汉哪里好,我可能思忖良久也不知从何说起。但汉马全程42.195公里赛道两旁热情的欢呼,好像告诉了我们答案。

(直播记者徐佳)

跑友“捡”了两位朋友(直播截图)

风雨中的长江大桥上,啦啦队员们为汉马选手们加油 邓红武 摄

周建华

奔跑的武汉 热情的武汉人

这是我第一次处在一个2万多人的场景,2万多跑友的兴奋很容易点燃人的情绪。发令枪响,冲过起跑点,让人不由得挥舞手臂,高声呐喊。听到最多最大声的词就是“武汉”,心里特别自豪。

没想到的是这样的雨天,还有这么多观众。从一元路到楚河汉街,除了江汉桥和长江大桥上,观众挤满了赛道两旁。

早上5点多乘地铁去集结,就开始不断遇到跑友,大家都互致问候,或者伸大拇指相互鼓励。

马拉松可能是最没有竞赛意识的比赛。沿途,只要有人走起来,旁边就会有跑友询问、鼓励。对我来说,35公里就到了极限,好几次,我都打算走完剩余赛程,但在跑友不断的打气声中,很自然地能够鼓起勇气继续跑。

幸亏有这一场雨。我觉得对普通参赛者来说,雨天反而更容易发挥,身体一直处在湿润状态,气温也不高,不容易脱水。也是我第一次在不算小的雨天跑步,这种趣味,留在脑海中的印记,可能比晴天要深刻得多。

更让人难忘的是,烟雨中的武汉,比平时里看起来要妖娆得多,汉口老街区的那些历史建筑、东湖的水面和绿道旁的树木,在朦胧的雨幕里让我们这座城市显得那么雅致、那么有韵味。

最美最舒服的赛段,当然是东湖绿道。但是有一个遗憾,一是半马和迷马选手没办法领略这一段,一是选手们跑到绿道,基本都到了体能极限,很难有心情和精力去欣赏东湖之美。明年能不能将线路倒过来,让所有参赛者都体验得到绿道,在跑友精力还旺盛的时候就进入绿道?

记者刘林德

参赛项目:全程马拉松

刘林德

车莉

贺亮

我们一行早上6时多便在封路之前来到了磨山南大门,一路走到磨山北门处。天还没亮透,湖边的风吹得可以用“凛冽”来形容,头发被吹得直打结。

早上的磨山北门非常安静,只能看到翻涌着波涛似江水般的东湖湖面,便利店也尚未开门,我和摄影记者正在发愁:要是在这大风中等上3个多小时,那真的将是一种“别样酷爽”的体验。就在这时,东湖绿道医疗站的护士长看到了我们,主动上前询问,并把我们带到医疗站中避风,还一再告诉我们,风太大,不能一直顶着风吹,在不采访、直播的空隙都可以到这里来避避。顿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连声感谢,她却说:“这有什么,周边都没人,风呼呼的吹,不能眼睁睁看着你们冻坏了呀!”

7时多,生活在磨山附近社区腰鼓队的阿姨们也早早来到这里,穿着不厚的“演出服”,一而再、再而三的排练。“冷吗?”我不禁上前询问。“不冷呀!能给汉马选手加油,我们的心都热乎着呢!”这是其中一位阿姨的回答。的确,风大雨大,大家的心却深深温暖着我,这是因一次早起、一场大风、一次赛事给我带来的城市温度。

(直播记者晋晓慧)

雨中跑汉马,一路的笑脸是那样灿烂

这是我首次参加汉马,也是我的首次马拉松,却有两个没想到。

没想到,跑起来并没有那么累。因为长久上夜班,最初很担心自己体力够不够,能否坚持跑完13公里。开跑两天前去实地探访现场,更是坚定了信心,除了长江大桥汉阳桥头的一段上坡会比较辛苦,其他的赛道按照平时的速度跑,应该能在关闸时间内跑完全程,加上一路美景,跑起来会很轻松。果然,昨天和众多跑友一起,压着速度慢慢跑,即使淋着雨,前半段跑起来也没感觉有多累,甚至赶在原定时间前,抵达长江大桥上桥处开始了直播,并且在直播后,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健康跑,领到了奖牌。

没想到,汉马途中有这么多的快乐,且不说赛道外的锣鼓喧天和不停歇的加油声,赛道上的跑友也是各种欢快。大家在自拍、互拍中留下的笑脸是那样的灿烂。

第一个跑友集中自拍点是江汉桥。在经过了赛道中的第一个坡道——江汉桥引桥后,很多跑友停下来站在江汉桥上,以汉口高楼为背景自拍。过了大桥中段,快到黄鹤楼,停下来拍照的人更多了。跑友们摆出各种姿势,请身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帮忙拍照。甚至有一位跑友为了拍出一张满意的照片,来回折返跑了好几次。尽管这里已经是过了赛道10公里,但大家脸上洋溢着快乐,动作中没有显示一丝疲倦。而我也在拍摄直播中,被他们感染。

记者周建华

参赛项目:迷你马拉松(13KM)

第一名跑过

直播里只有风声

天还没亮的时候,我已经提前来到东湖绿道九女墩进行直播前的准备工作。坐在供游人休憩的凉亭内,四周一片宁静,除了滴答的雨声,就只有呼呼的风声。上午9时,围观市民多了起来,大家纷纷猜测第一方阵选手到达的时间,直至第一辆开道警车进入我们的视野。“他们来了”,伴随着众人的雀跃声,我拿出手机对准赛道,登录斗鱼平台,打开直播房间,道出准备已久的开场白:“大家好,这里是长江日报汉马直播现场。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东湖绿道湖中道和湖山道的交界处。”人群聚集的嘈杂声瞬间消失,大家屏住呼吸,翘首以盼,留给镜头的,只剩疾风扫过树叶的沙沙声。5米、4米、3米、2米、1米。第一名选手以始料未及的速度从眼前闪过时,我甚至没看清他的样子。懊恼吗?不,镜头已记录下一切。 (直播记者黄师师)

开跑瞬间

情不自禁提高音量

这场直播我负责的路段是汉马起点处,为了让无法去现场观赛的网友能以最佳视角看到2.2万人开跑的壮观场面,我特地提前勘测地形,并挑选了紧邻青岛路路口的一栋建筑六楼作为直播点。

在赛前热身阶段,我看到选手从青岛路路口一直排到了江汉关,尽管前一天的武汉暴雨如注,但完全没有击退大家的热情。我认识的10多名参赛朋友中,男女老幼,无一人退赛。

枪声鸣起的瞬间,最前方的特邀选手冲出赛道,赛场内集体爆发出一声欢呼,音乐声、喝彩声交织,选手们边跑边向赛道边挥手,我已听不清自己的声音了,只是情不自禁地提高音量,跟大家一起嗨起来。队伍最后方,我看到一群推着轮椅在奔跑的人,那一刻,内心十分感动总之,懒癌如我,经过一场直播,被汉马种草,希望明年能有机会参加。(直播记者占思柳)

跑过汉马,莫不收获快乐和感悟

昨日的汉马,是我跑完的第一个21.0975公里,冲向终点的那刻,我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投入这项运动。因为人生如跑马,跑过方知精彩。

前6公里相对轻松,但随着雨势渐渐增大,往前的步伐越来越沉重。特别是跑上江汉桥,江面上的风呼啸而过,整个人都感觉凉飕飕的。正在这疲惫的时候,赛道两旁呐喊助威的市民,他们的欢呼声给了我最好的能量补给。

15公里过后,我就每个水站必进,毕竟没有跑过长距离,到了20公里大腿酸得实在无法再迈开步伐了,庆幸的是,那里有志愿者拿着喷雾剂帮忙舒缓酸痛。就这样一步步的数着,我终于看到了远处半马的终点。到达半马终点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人虽然辛苦也依然值得,人生必须要有一次马拉松,收获的不仅是奖牌,精神上的体会更是弥足珍贵。

在琴台附近,我偶遇了一位来自乌干达的跑者。他慢悠悠地落在人群的后面,我上前用英语与他聊天,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武汉,觉得武汉很美,武汉人也很热情。“马拉松是一项很好的运动,能促使人们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比赛成绩是次要的”。

跑过汉马,莫不收获快乐和感悟,这话一点都不错。

记者徐佳

参赛项目:半程马拉松

用“奔跑”来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冲过半马终点线的那一刻,计时表定格在2小时28分,我知道这一次又成功超越了自己。

2015年11月,第一次成功挑战了半马,有了跑马的经历就一发不可收拾。

从迈开腿到连续参与两届汉马半马,一年半的时间,我的生活就这样被改变。清晨,当别人还在温暖的被窝里享受人生,我和我的跑友们在用双脚丈量东湖绿道、张公堤绿道、金银湖公园、汉口江滩。坚持长期跑步,你就一定会感受到跑步对身体的日积月累的巨大作用,不是为了战胜谁,更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什么,而是为了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没有经历雨中马拉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所以,昨天的一场雨战半马,我的人生阅历又多了一份精彩。新中山大道开街后,我还真没有完整地走过,没想这次,我竟然用了这样的方式踏遍全程,身边的不少外地跑友纷纷感叹:“这条大道好洋气、好气派!”对,大雨中的这条街道更显她厚重气质,外地人简单的一句赞美,在我这个地道的武汉伢看来,就是骄傲、自豪。

看着眼前一切变美好的事物,人心真敞亮,为自己加油,明年我们汉马约起,向全马发起挑战。

记者车莉

参赛项目:半程马拉松

生活太需要这样一场欢愉的盛会

今年的武汉马拉松,带着记者和马拉松参赛者的双重身份走上赛道,跑步的空闲也把同行者给采访了。

从南京路进入比赛起点时,路上的老街坊中有人在感慨,“跑四十几公里,那不是克找罪受。”这次武汉马拉松六成多选手是来自外地,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武汉找“罪”受,但他们更看中这种肉体上的“受罪”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为了帮助选手受“罪”,赛道两旁站满了在雨中撑着伞为选手加油的武汉市民,他们给选手递送自己做的点心和水果,他们给沿途经过的选手呐喊助威,他们已然与选手一样,享受着马拉松带来的愉悦。

也许每个人的享受方式不一样,比如路上很多选手,凡到景点必拍照留念,从中山大道到终点一路都不缺乏暂停脚步停下来拍照的人,比赛对他们而言,看起来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拍照留影把美丽的武汉带回去,或许也是因为武汉马拉松沿途的景致太美,烟波浩淼的东湖、百年风华留存的中山大道,着实让有些选手忍不住在比赛中用拍照留下一路美好。

参加武汉马拉松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借此机会天南海北的同学回母校聚会的,有跑完武汉马拉松给自己一个交代,有只为拍下最美的武汉……对于每天准点上下班、柴米油盐的日常,我们太需要一场欢愉的盛会。

记者贺亮

参赛项目:全程马拉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