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条武昌鱼标本有了“身份证号”
2017-04-08 07:2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国有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新发现新认定708万件/套、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摸清了“家底”。

其中,湖北省累计登录文物藏品969118件/套。湖北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新发现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华中农业大学的武昌鱼标本在本次普查中被认定为文物。

  武汉发现一批百年前外文资料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可移动文物是指馆藏文物(可收藏文物),即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

通过这次普查,原本不被视为文物的物件,文化内涵被认定,成为珍贵文物资源;原本认识不清的文物被重新解读;文物系统外文物被认定、记录。

武汉市在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如在江岸区上海路天主教堂发现一批18—19世纪的外文书籍,总计4372册,分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拉丁教父全书、历史、传教刊物、综合性杂志、圣人传记、地理等八大类,最早的一本外文书出版于1741年。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对于研究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早期传教的历史、武汉开埠后的有关历史等提供了原始外文资料。

华中农业大学的武昌鱼标本在本次普查中也被认定为文物。

据介绍,这件武昌鱼标本于上世纪50年代采集自梁子湖。当时,易伯鲁等30多位中科院水生所研究人员发现,梁子湖中有一种鳊鱼是以往文献中没有的。他将它命名为团头鲂,俗称武昌鱼。易伯鲁也因此被尊称为“武昌鱼之父”。

  每件文物有了永久的“身份证号”

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12.45亿元经费,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这次历时5年的摸底普查到底有啥用?

“这是第一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的文物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普查对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藏品进行全面登记,并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可移动文物名录、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

记者了解到,通过采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我国建立了文物资源数据库,目前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同时,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编码中包含藏品所在的行政区划、收藏单位和藏品顺序等信息,这也成为每件文物永久的“身份证号”。通过一张张“身份证”,将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等关联到一起,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信息化管理。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我们就可以及时掌握国有文物动态。”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说,一旦国有文物发生非正常变动,比如突然出现在市场上,我们就可以及时采取挽救、追回、处罚等措施。(据新华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