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老铜匠手工制作的四只“长杆”
图为:牌子锣鼓是王领先的最爱
图为:新洲小学生学习钹的握法
图为:沉浸在牌子锣鼓的旋律中
图为:泛黄的手抄本上的牌子锣鼓曲谱,是王领先幼年时从外公家继承的
楚天金报讯 文图/本报记者刘大家 通讯员王东升
阳春时节,走进武汉新洲农村,置身于桃红柳绿、麦浪起伏的画卷,一阵阵锣鼓声和唢呐声给乡村带来欢乐与喜气。村民们一边兴奋地叫着“牌子锣鼓”、“牌子锣鼓”,一边穿过菜花地,循着打击乐声聚拢。
到了村湾里,只见10多个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身穿红色传统服装,你吹我打。乐队以大鼓为中心,以锣、钹、唢呐为圆弧形拱,高低错落地排列着,每个人都沉浸在锣鼓唢呐的旋律中。一曲奏罢,击鼓的男子意犹未尽:“在古代,牌子锣鼓可是壮军容、表战功的皇家音乐啊!”
击鼓的男子名叫王领先,从小就痴迷牌子锣鼓,跟着老艺人学习掌握了《朝天子》、《豹子令》、《千秋岁》、《小妹子》等100多种曲牌乐谱。七年前,当牌子锣鼓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王领先牢记师父临终前的叮嘱:“牌子锣鼓不能丢!”
于是,他回到新洲开始重拾“牌子锣鼓”。从2012年以来,他每年拿出数万元甚至10多万元玩“牌子锣鼓”:一方面,他到处寻找当年一起玩牌子锣鼓的 “发小”组成牌子锣鼓队,另一方面,他整理童年时期收集的牌子锣鼓曲谱,在新洲电大和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开展培训,并成立了“新洲区牌子锣鼓协会”。为了鼓励更多的男女老幼学习传承,王领先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两年一届)牌子锣鼓大赛。
王领先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环保理念流行和禁鞭政策实施,具有文化底蕴同时又气势磅礴的新洲牌子锣鼓大行其道,成为广场上、村子里,灯会、喜事和庆典的必备节目。短短几年,仅新洲牌子锣鼓协会的会员就超过一千人。
更值得欣喜的是,不仅很多街道以及村组有了牌子锣鼓队,一些中小学也开设了牌子锣鼓兴趣班。三年前,张店村的留守儿童熊俊还将牌子锣鼓节目演到了外国舞台上,并获得了优秀表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