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光:长江新城定位要高大上
2017-03-31 22:14: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对话时间:3月30日

对话人物:李光

采写:楚天都市报记者贺俊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

人物档案

李光,1955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导,珞珈杰出学者。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武汉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参事。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决策科学及管理学研究,曾获湖北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学术奖励。

对话背景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李光对这座城市的生长极为熟悉。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唯有长江从未停止奔腾。今年年初,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长江主轴、东湖绿心。这几个新词汇成为市民热议的焦点,也令李光为之一振,这座城市枕着长江的复兴梦依然澎湃如昨。

在李光看来,长江新城也许是为湖北省填补国家级新区空白作贡献的一次难得机会,选址一定要慎之又慎,规划一定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选址思路可以更开放

记者(以下称“记”):长江新城概念一提出,就成了全民讨论热点,高端人群憧憬更多的潜在机会,普通老百姓也在计划,新区一落定就赶紧在那买房。

李光(以下称“李”):长江新城的确是所有市民关注的焦点。据我所知,现在武汉的每个区都很积极地向市里交了材料,想要融入或纳入长江新城的范围。前两天,我们10位专家参加市政协的会议,论证新城的选址和产业布局等问题时也很热烈,大家有很多不同意见,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记:网友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在为选址出主意,青山、阳逻、谌家矶、武湖、白沙洲等片区都被视为热门区域,您对选址有什么建议?

李:我的建议被记者认为是大胆(笑)。我认为长江新城的选址,应以长江主轴天兴洲段为圆心,以25到30公里为半径,扇面辐射至江北的江岸、黄陂等区,以及江南的东湖高新区至鄂州新港,以借力湖北顺丰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世界级的多式联运枢纽,带动周边产业升级和战略性产业布局。

记:确实有点大胆,您说的区域面积有1000多平方公里,长江新城预计占地20到40平方公里,似乎有些矛盾。

李:在我看来,并不矛盾。我提出的是一个新区及核心的概念,长江新城可以在这个备选区域内寻找最合适的地方,作为核心部分。湖北省和武汉市也可以此为契机,促进申报国家级新区,尽可能使长江新城上升到国家战略。

争取上升为国家级新区

记:这次我们提出对标的数十个新城里,像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也是国家级新区,长江新城如果上升到国家战略,应该更有利于建设发展。

李:是的,武汉有很好的资源秉赋,不仅具备建设长江新城的条件,也足以承载一个国家级新区,来带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一旦长江新城成为国家级新区的一部分,上升到国家战略后,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都要服从国务院统一规划和指导,相关特殊优惠政策和权限也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现在全国已经有18个国家级新区,整个长江沿线只有湖北和安徽没有,而安徽近期似很有希望获批。

记:这确实很遗憾,不过,武汉这几年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

李:发展还可以更快。我习惯用数据说话,就拿成都来说吧。2014年,四川获批天府新区,2016年成都正式代管简阳市后,GDP达到12170亿元,而武汉是11912亿元。再说航空经济,天河机场去年客运量不到成都的一半,比郑州也只多几千人。目前,航空货运大约只有郑州的1/3强。

记:所以您建议长江新城选址应该更多地考虑航空经济?

李:美国著名学者约翰·卡萨达提出过关于航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五冲击波”理论,武汉是典型的内陆城市,航空对建设国际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我建议的这个长江新城选址范围,可以强化天河机场和顺丰国际航空货运的相互支撑,而且这里面的天兴洲等地都有很好的建设条件,选择余地也大。

规划要经得起时间考验

记:长江新城对标国内外的知名新区和新城,您觉得最值得借鉴的是什么?

李:我比较欣赏的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这是一个把规划贯彻到底的城市。从城市规划的征集制订到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历经百年,无论是政党更迭、人事变迁、战争纷扰,都没有影响规划执行。长江新城的规划一定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一开始就要规划到位,今后也不能经常变动。

记:能够延续百年的规划不容易,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快速发展。

李:所以规划是一个科学问题,市民可以提建议,包括我也只是从学者的角度提出建议,最后一定要是科学研究、论证、决策的结果。长江新城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城市,必须志存高远,又要把握底线,比如坚持聚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驱动,坚持“智能”“智慧”和“智造”,坚持生态环境上的合理布局与可持续发展。

记:看得出来,您对武汉城市经济发展非常了解。

李: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小时候就住在民国时期的租界,就是现在的胜利街一元路一带,后来又一直在研究武汉、湖北的经济发展问题。我每年都负责组织出版年度《湖北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已经连续出了15年了。湖北要发展,离不开武汉的核心支撑作用。无论是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还是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武汉建设,都需要长江新城的驱动。

新城形象定位要“高大上”

记:长江新城万众期待,现在提出了很多美好的设想,您心目中的新城是什么样的?

李:我觉得长江新城形象定位应该是“高大上”。“高”就是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大”是大城崛起综合治理典范,“上”是上善若水宜居宜业生态。国内外有很多新城建设的典型代表,可以综合集成它们的优点,面向未来创新。

记:面向未来听起来有无限可能。

李:是啊,长江新城的未来无限美好。比如智慧城市,将来整个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公共交通、管理服务等信息全部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可以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也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有海绵城市、综合廊道等一些先进的建设理念也可以在这里得到实现。

我们还可以发挥优势,实现新城建设的超越。像生态建设,我们的江滩建设、东湖绿道建设都累积了经验;还有百步亭花园社区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经验,这些都可以创新运用到长江新城的建设发展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