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教练“老龙”(左一)为小学员讲解冰球战术。(新华社发)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戴文辉
冰刀鞋划过冰面,发出刷刷的声音;穿着厚重“盔甲”的孩子们追逐、挥杆,有时撞到一起,“砰砰”作响;一名外教挥着长杆,大声吼出指令……
上周六,走进武汉市青山区一家商场四楼的真冰场,气温陡然降低,眼前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景。
这里,有一群冰球少年。
孩子·热情
经常被撞飞
女生门将一次都没哭
今年10岁的张奇,学冰球已有5个年头。“最开始是好玩,因为这个项目拼抢很激烈,而好斗可以说是很多男孩子的天性。后来渐渐喜欢上了,就一直坚持下来。”张奇的爸爸说。
张奇是球队的主力前锋。去年,他随球队到上海打比赛。有一个球,为了争夺控球权,张奇和对手狠狠撞在一起。张奇的爸爸在看台上,不能下去:“当时很揪心。后来,儿子重新回到了比赛当中,还帮助球队赢了球。那一瞬间,我觉得,儿子长大了。”
学冰球的孩子当中,男生居多,也有女生。
吴秋悦今年8岁,学冰球一年多一点,场上位置是守门员。她妈妈说:“其实她最早不是门将,后来教练说,她性格沉稳、冷静,很适合门将这个位置。”作为门将,在比赛中倒地扑球、甚至用身体挡住对手的进攻都是难免的。“经常被连人带球门都被撞飞,但她从来没哭过。”妈妈颇有些自豪地说,“一次都没哭过。”
还有个女生,叫刘子茹,读小学六年级,刚学冰球才半年,有些跟不上训练节奏,小姑娘和妈妈都很着急。有一次,看到女儿在场上有些畏缩,妈妈冲进冰场发了脾气,母女俩抱在一起哭。后来,有一场比赛,刘子茹对妈妈说,“你别在旁边看了,这样我的发挥或许会好些。”她妈妈答应了。那场比赛,刘子茹果然发挥出色,帮助球队赢得了胜利。小姑娘很开心,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妈妈一直在场边观战,只是躲在其他家长后面而已。
教练·敬业
背后“偷袭”球员
原来也是一种训练
记者和这些家长聊天的时候,训练在继续进行。记者偶一回头,看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个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练习带球,外教悄悄来到他身后,拿脚一勾,“啪”的一声,孩子摔倒在冰面上。外教没事人一般地滑开了,那孩子一骨碌爬起来,接着训练。
这也是训练的一部分?翻译小宿点点头:“外教要求孩子们摔倒以后必须马上爬起来,慢一秒钟都不行,因为比赛时是不允许你躺在冰面上的。”
这片真冰场属于武汉冰龙俱乐部。两年前,这家俱乐部成立,最初只有7个孩子,现在,已经拥有涵盖2005年到2010年6个年龄段的6支球队,甚至还有大连、成都等地的孩子坐飞机来上课。最吸引这些家长和孩子的,是国内唯一来自俄罗斯的6人外教团队。
孩子们很喜欢这些外教,给他们取了中文名字。总教练尼古拉耶夫·弗拉基米尔的名字最响亮,叫“老龙”。老头执教30余年,是俄罗斯冰球界响当当的功勋教练,他的学生当中有7人现在在NHL(美国冰球联盟)打球,在KHL(俄罗斯大陆冰球联盟)的弟子更是数不胜数。
家长们说,老龙最大的特点是敬业。为了能和家长、孩子顺畅沟通,老头子拼命地学中文,在家里的冰箱、电视柜和墙上贴满了中俄文对照的单词字条。半年下来,他已经会说“厉害”、“太棒了”、“我爱你”等等。下个月,冰龙队将代表武汉市参加2017亚洲青少年锦标赛。老头说,他的目标是带出一支全国冠军的球队。
家长·坚持
不会放弃
更期待一个清晰的未来
训练结束了,孩子们走出冰场,家长们涌上去,擦汗、换一身干衣服、给孩子喂水,再收拾装备,忙碌却井井有条。
这也是练出来的。冰龙俱乐部每周四堂课,分别是在周三、周四晚间和周六、周日上午,有时候在周五晚上还有一场比赛。每一堂课的前后,家长都要和孩子一起忙活半天,因为穿戴护具是冰球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护具的保护,冰球这项运动的危险系数跟高尔夫球基本一样,甚至比足球、篮球都要安全。
为了儿子学球,张奇的爸爸几乎拿出了所有的空余时间:“有时候也会觉得累,谁不想在周末睡个懒觉呢?可一看儿子迫不及待去上课的样子,我们做家长的有什么理由不陪着?”说话间,张奇跑了过来,小家伙不是很壮,但很精神。记者问他,学冰球累不累?他说累。再问他,那为什么还要学?他很简短地回答:“因为喜欢呀!”
来冰龙学冰球的家庭,有的家住盘龙城,有的在江夏,有的在光谷,每来一趟,路上都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张奇的爸爸说,能坚持下来的,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是“真爱”:“我有时候也很纠结,因为别的孩子都在培优、补课,你的孩子却在打冰球,这样真的好吗?”
至少现在,张奇的爸爸不打算放弃,因为儿子在冰球场上学到了很多,例如坚强、团队精神,但对于未来,他也不能肯定。“如果发展得好,争取能到国外去读书、打球,如果不行,那就在国内找能打上冰球的学校。”张奇的爸爸说,“无论以后怎样,我觉得冰球是个正确的爱好,即便儿子以后不走这条路,也至少拥有了一段难忘的、精彩的人生经历。
吴秋悦的妈妈也是这种观点,她说:“以后怎么样,还没考虑那么多。但只要孩子想学,我就会陪她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