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锐通讯员 黄金波)武汉市水环境“家底”如何?昨日,武汉市水务局向社会发布了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和水土保持三项公报。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市将着手建设雨水处理厂,以降低面源污染对河湖水质的影响。
公报显示,武汉2016年针对80个主要湖泊的检测表明,湖泊水质达到二类标准的有2个,达到三类标准的有11个。按照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二类水质可供生活饮用,三类水质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也就是说,在武汉的80个湖泊中,有13个可供亲水游泳。与上年比较,湖泊水质整体相对稳定,部分湖泊水质有所波动。
公报称,武汉市去年累计关闭138个排污口,初步实现“三镇湖泊不纳污”,生活污水直排对湖泊水质的影响逐年降低。但研究表明,初期雨水和随意排放的洗涤废水,成为湖泊水质难获改善的元凶。
降雨过程可以被形象地理解为“先洗天再洗地”。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空气中和地面上的灰尘、泥土在降雨时被冲刷进管网,排放到水体中,经沉淀变成淤泥,对湖泊水质造成内源污染。从这个角度来说,初期雨水也可以被定义为污水。另一方面,统计显示,武汉市新建住宅中,近九成住户将洗衣机置于阳台。而阳台处的下水管道连通的是雨水管道。洗涤废水富含磷元素,由雨水管道直排湖泊,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在于运用新的理念——雨水也要先处理再排放。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在东沙连通工程中试验初期雨水收集装置。雨水落地后,先进入调蓄池净化,剔除杂质后再排放入湖。上述负责人表示,3个月内将出台武汉市初期雨水处理厂项目规划,年内选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