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伟)“要是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我是不会同意在那个贷款合同上签字的。”昨天,市民蒙女士后悔地说,为了帮助丈夫完成工作,她在一份贷款合同上签了一个名字,现在不仅名下背上了15万的债务,还因为多次还款延期,可能被录入征信黑名单。
蒙女士两年前曾在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上班,她的丈夫刘先生在另外一家担保公司上班,两人上班的公司同属于一家母公司。
蒙女士介绍,去年5月份,刘先生的公司出现资金困难,公司给员工做工作,希望借用他们个人的身份信息,到银行贷款。公司承诺,只是借用个人信息,实际由公司还款,不会影响到个人。
“我老公在这家担保公司上了四五年班,公司的效益还可以。所以公司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我们没觉得会出问题。”蒙女士说,并且公司还提出,不用员工提供真实的审核信息,只提供身份证号码,然后在贷款合同上签名就可以。
刘先生和蒙女士认为事情很简单,贷款额度又不是很高,并且这家担保公司完全有能力偿还,于是分别在两份贷款合同上签了名字。
“贷款所需的房产抵押信息、个人资金流水信息,我们都没管,是公司负责操作的。为了保障贷款审核通过,还将我的工作信息做了包装,虚构了收入情况。”蒙女士说,最终刘先生的贷款申请被否决,蒙女士的贷款申请通过审核。去年7月份,银行将15万的贷款划拨进了刘先生所在公司的子公司账户中。
“今年2月份,突然接到银行催款电话,说已经有两次还款逾期,逾期时间也很长,如果继续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把我录入全国征信黑名单。”蒙女士说,她和刘先生找到那家担保公司交涉,表示会尽量按期还款,但是公司已经没有钱了,可能还会出现逾期。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的不少同事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为了躲债,那家担保公司将招牌取下,公司暂时关门,只能偶尔通过电话找到相关人员进行联系。
蒙女士说,她目前已经正式对那家担保公司提起了起诉,“案子判下来不知道到什么时候,不知道我最终会不会进入征信黑名单。就是签了一个名字,带来这么大的麻烦,现在后悔死了。”
蒙女士说,希望广大读者能从她的遭遇中吸取教训,不要轻易把个人信息出借给外人,更不要轻易在跟自己无关的合同上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