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新城更宜居 蔡甸要让汉阳古郡更安澜
2017-03-15 07:05:00 来源: 长江日报
  

  泛沉湖国际湿地度假区清澈的水面上白鹭翱翔  

  后官湖水系成为天然“氧吧”  

  蔡甸汉江的江滩公园实现防洪与休闲多种功能

当下,蔡甸区正紧紧围绕“江宁河美,岸定湖清,供优排畅,人水和谐”的现代滨水生态绿城建设总体目标,以及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不断提高系统、科学和依法治水水平,切实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空间、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充分彰显蔡甸水资源优势和底蕴,实现人水和谐,让50万蔡甸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该区提出,到2020年要达到——

水更安:汉江干堤稳固无忧,杜家台分蓄洪区围堤尽快达标,洪北大堤、兴无垸、曲口垸等重点民堤民垸防洪能力大幅提升,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成重点险段、涵闸整治;重点民垸和重要中小河流达到10年至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水更畅:排涝能力大幅提升,小雨不渍水,大雨不内涝,暴雨保功能,特大暴雨保安全。排水防涝能力达到10年至30年一遇标准。

水更净:推进全过程控污、全系统截污、全方位治污,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主要河流和湖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全面保护,水质功能全提升。

水更优:供水实现源可靠、管成网、提工艺、质更优、效能增,全面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优化农业生产水源配置,推进骨干抗旱机站改造与提档升级,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全面提升完善建后管护机制。

防洪水:筑牢防洪安保体系

分级分类巩固汉江干堤及分蓄洪区围堤、中小河流、水库涵闸、民堤民垸四条防线,全面提升防洪保安体系保障能力。

提升汉江干堤防洪能力:2017年完成汉江干堤水毁项目修复;2018年对石洋堤按一级干堤标准全面整险加固;以实施三峡后续影响河道治理为契机,综合整治柴林湾险段;推动蔡甸防汛码头建设;继续推进蔡甸江滩公园向上下游延伸,提升滨水生态文化。

巩固完善汉阳防洪保护圈:启动汉阳隔堤低段垭口加培项目前期工作,配套完善汉阳隔堤保护标志标牌,加强汉阳隔堤自然高地巡查保护,确保最后一道防线。

增强通顺河水系民堤民垸抗洪能力:2018年全面完成洪北堤、兴无垸、曲口垸等重点民堤民垸除险加固工程,按照“分洪保安全、平时保发展”的理念,2017年至2018年完成张沉垸、军山外垸、成功外垸、南边湖、赵家脑、香城垸、周家墩、洪南垸等主要民垸整险加固,增强泛区民堤民垸抗洪能力,形成梯级防洪格局。

稳步推进重要中小河流治理:继续推进全区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实施蔡甸区庙五河、奓河、侏儒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重要中小河流达到十年一遇防洪标准。

加快完成病险涵闸水库治理:2017年完成黄陵矶闸整险加固工程,推进实施挖口闸、汉阳闸等重点涵闸整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杨柳闸除险加固、同心闸拆除还堤、文革闸拆除重建、改建曲口、七壕、杨庄低闸等工程;加强小(二)型水库的管理,完成段家冲、蒋家畈、刘家冲、大山井等4座水库销号工作,进一步消除防汛薄弱环节。

增强完善分蓄洪区运用保障能力:协调推进杜家台蓄滞洪工程、安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工作,同时以工程建设为契机,完成分蓄洪区北围堤达标整治,硬化堤顶防汛道路,配套完善防汛转移道路、预警监测设施,增强完善分蓄洪区运用保障能力。

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修订完善防洪应急预案以及排渍、水库调度、分蓄洪区运用等分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充分运用防汛应急会商指挥系统,提高调度指挥效率,确保指挥决策及时、有效、科学。

排涝水:着手“海绵城市”建设

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应急谋远相结合,还欠账,补短板,提标准。系统思维,彻底根治内涝顽疾。2020年基本完成骨干排水系统升级改造,农村排水防涝能力从目前10年至20年一遇,提高到20年至30年一遇水平,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从目前2年至3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水平。

构建综合排水防涝新模式: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树立“给雨水留出路,给雨水找出路,必要时给雨水让路”理念,构建“渗、蓄、滞、净、用、排”相结合的综合排水防涝系统。明年,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开始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排水防涝工程:增加全区抽排能力,改扩建农村港渠和城市排水管网,推进湖网连通,提高信息化排涝能力,确保不再出现农村严重涝灾和城市大面积渍水。

一是强力推进农村排涝能力建设。今明两年将完成8座区管泵站及37座街乡泵站更新改造的同时,四年内,新建谢八家泵站;扩建小奓湖泵站;改造大治垸进洪闸;扩建挖口泵站和界河泵站;扩建北垸泵站;配合武汉经济开发区完成竹林湖泵站建设,加快通顺河水系洪涝渍水出江速度。至2020年,西湖、小奓湖、通顺河三大水系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水平;东湖水系达到30年一遇水平。

二是稳步推进城市排涝能力建设。完成大桥泵站、杨柳泵站、石洋泵站扩建改造;新建成功大道、西环路、汉江南路等18条道路排水管网21.2公里;结合地铁小镇建设,改造扩建朝阳沟,使朝阳沟成为蔡甸城关新建区域的主要排水通道和景观;扩建改造城关老旧管网,加强管渠疏捞维护工作;综合整治蔡甸城关莲花湖水系,扩容固岸、沿湖截污、建桥修涵、引江补源、生态修复,七湖相连,人水相依,恢复蔡甸城关“一城荷花半城柳”的如画美景。实施东湖泵站供电双回路改造;配合武汉经济开发区尽快建成东湖低排泵站。新建什湖西泵站,使后官湖与什湖连接通道畅通,同步高标准建设中法生态城排水系统,提高中法生态城排水防涝能力。配合市碧水集团、武汉经济开发区完成打鼓渡河、新民河疏扩综合整治,实现大汉阳地区六湖连通,全面提升蔡甸城关、蔡甸经开区、中法生态城排涝除渍能力,达到20年一遇水平。

治污水:全面保护水生态系统

发挥区、街乡及社会“治污水”合力,大力推进全过程控污、全系统截污、全方位治污。2020年,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实现主要河流和湖泊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区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水生态系统基本实现全面保护。

实施控污截污治污工程:一是实施蔡甸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升级改造。2018年,完成蔡甸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每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达到一级A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关污水处理率达到85%。

二是大力推进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关污水收集系统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老旧城区截留式合流制改造升级,开展城中村、老旧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等排水设施薄弱地区的污水截留和收集。加大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同步推进管网修复、管网补漏。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按《总规》要求,同步建设城市污水管网,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面推进大集生态新城全域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快蔡甸经济开发区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全面对接。

三是实施农村水污染治理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引领、厂网同步、建管一体、全面推进的基本原则,以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除蔡甸城关、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蔡甸经济开发区(常福新城)以外的街乡集镇污水治理。今年上半年完成街乡污水治理规划,下半年启动设施建设与改造任务,2019年形成设施完善、管网配套、在线监测、运行稳定的运作体系。到2019年,街乡污水处理尾水排放达到一级A标准,生活污水管网普及率大于90%,生活污水收集率大于80%、处理率大于75%。

目前蔡甸区11个街乡288个行政村,已建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共11个,农村小流域污水治理项目4个,农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共123个(村)。整治后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农民环保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

今年蔡甸区将投入6170万元,在52个行政村252个自然湾新建设村湾污水处理设施。

蔡甸建成的村级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和维护,都由有资质的环保公司来负责“第三方”运营。区环保局不定期组织抽查,不定期对运营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相关公司进行整改,区水务局要求全区所有集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加大对设施运营的检查力度。

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一是强化河湖保护。进一步完善湖长制,着力推进河长制,坚持“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统筹推进河道疏浚、沿河拆违、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补水换水等综合措施;实施后官湖综合治理保护工程,完成沿线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实现全面截污,杜绝污水直排;实施朝阳河生态治理,新建人工湿地15000平方米。严格控制湖泊“蓝线”,确保湖泊水域不被违法填占,实现湖泊水面一寸不少。

二是推动湖泊水质提升。按照“争Ⅱ类、扩Ⅲ类、转Ⅳ类、灭Ⅴ类”思路,分区域、分重点逐步实行全区湖泊生态养殖,禁止投肥投饵。

三是实现江河湖泊连通。继续推进莲花湖生态水网及各湖连通工程。构建全区水系大连通,构造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

四是提升湖泊景观功能。按照“景观建设型、效野控制型、生态保育型”三大类型,分类推进湖泊建设升级。将莲花湖、石洋湖、什湖等3个湖泊绿地建设为城市湖泊公园,生态控制线区域内的后官湖、小奓湖等7个湖泊绿地,建设为郊野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内的沉湖、西湖、桐湖等19个湖泊绿地,控制周边、保持原生自然状态。

保供水:彻底解决全域供水需求

实施供水保障工程:一是供水布局大调整。按照《蔡甸区城乡给水专项规划》,至2018年底实现蔡甸城关水厂、白鹤嘴水厂、琴断口水厂、沌口水厂、军山水厂等五大水源互联互通、互补互调,新增供水能力18万吨/日,彻底解决蔡甸区全域供水需求。

二是制水工艺大提升。加强在线监测,提高出厂水质,在城关地区推进直饮水试点。

三是供水管网大改造。按照先急后缓、分年实施的原则,加大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力度,更新改造DN500-110管网100公里,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让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

四是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今年实施城关至索河以及张湾、索河、玉贤、蔡甸高庙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增城市向农村供水能力1.5万吨/天,提升索河、永安、侏儒山、成功等地区供水质量和水平,巩固农村饮水安全。

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强农业灌溉水源建设,继续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完善建后管护机制,力争做到农田水利工程管护全覆盖。至2020年,全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

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加快推进符合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经济转型升级,在保增长、保发展的同时,努力在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推广低耗水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提升清洁生产水平。打造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倡导节水减排理念,进一步提高全民节水共识。

责编:李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