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聚力“武汉新政”,全城热“动”拼搏赶超!
2017-03-14 14:53:00 来源: 长江日报

“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两个多月以来,这三个词成了武汉党政机关甚至各条战线的口头禅,有人还另加了一个“睡不着”。

  这也是履新两月有余,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直接带给武汉的精神状态变化。

  密集调研,精心谋划,接连部署,为武汉发展拟定“大方略”,为所到之处定下“小目标”;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崇尚实干,重拳整治机关“新衙门作风”和基层“蝇贪”“微腐败”。

  陈一新的“武汉新政”,雷厉风行地把这座城市拉上了“拼搏赶超”的快车道。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刘功虎

“形势越紧迫,越要增强信心、拼搏赶超”

  他让武汉从自得、自满到警醒

  两江夜景。图/长江日报

过去几年,纵向比较,武汉的确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但来汉第一周,陈一新深入调研后发现:当前武汉发展遇到新问题和阶段性困难,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效投资增势减弱,投资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够;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经济活力不足,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较弱,城市品质功能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等困扰着发展。尤其是区域发展竞争激烈,“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标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关口。

在随后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他向全市喊话:立即警醒起来,坚决消除自满、自得等情绪,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顽强拼搏,加快赶超发展。

形势越紧迫,越要坚定信心。他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武汉的机遇和优势。

“武汉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今日武汉,产业基础、科教人才、区位交通、发展空间、生态禀赋等优势凸显,发展潜力很大。”

“像武汉这样天赐好条件的城市,实在是太少见了!‘金饭碗’放在面前,关键看我们怎么用。”

“武汉‘天时’‘地利’俱备,成败关键在于‘人和’。”

这些认识,被写进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全市明确了一个主题词——拼搏赶超。

“三化”大武汉 “两步走” 七个热“动”

  武汉的发展蓝图、发展定位、发展方略更加清晰

  1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陈一新作大会报告。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陈一新履新二十天之后,武汉迎来了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这期间他紧锣密鼓地谋划武汉未来发展蓝图。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新发展理念、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对湖北武汉“四个着力”的具体要求?如何在“中国梦”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谋划武汉发展战略目标?能代表和标志武汉的最亮点在哪里?怎样重塑新优势、复兴大武汉?

两个多月,这些思考逐步清晰,上升为武汉的发展蓝图、发展定位和发展方略。

武汉发展蓝图——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两步走”发展目标: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到2021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全面复兴大武汉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复兴大武汉”这个武汉人多年的梦想注入了丰富内涵。党代会报告提出,这“是复兴大武汉的战略选择,是中国梦在武汉的生动实践”。

紧接着,把握全国发展大局,研判全球发展趋势,陈一新给出了建设“三化”大武汉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方略。

武汉发展定位——在湖北,武汉要成为全省的主中心,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在长江流域,武汉要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脊梁;在中部地区,武汉要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在全国,武汉要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全球,武汉要成为世界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城市。

武汉发展方略——亮点撬动,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投资拉动,生态互动,作风促动。

最让武汉市民兴奋、振奋的是“亮点撬动”。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打造世界级城市文明中轴景观带,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武汉这座依长江而生、依长江而兴的城市,响亮地喊出向“长江时代”跨越。

“两个百万” “一号工程” “生命线工程”

  发展举措一一围绕“八长八短”,敲定作战路线图

“龙头企业是武汉城市发展的领头羊和顶梁柱,龙头企业家是武汉的佼佼者和形象代言人。”2017年2月10日下午,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武汉市长万勇与部分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倾听企业心声,研究企业难题。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蓝图方略落地,需要抓手。

党代会和市“两会”之后,落实党代会报告精神的重大工程和举措开始一一端出细化方案,明确作战路线图。紧紧围绕武汉发展中的“八长八短”,既抓长板、又补短板,变潜在优势为竞争胜势。尤其引人入胜的是“两个百万”“一号工程”“生命线工程”。

“科教人才优势是武汉最大的优势之一”,“大学生是武汉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武汉的竞争优势。”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确保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开拓招商引资工作新路径。“一留一回,两个百万”,口号响亮,应者迅集。旋即,“新青年下乡”活动启动,留住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实现结合;创新创业宣讲团开进高校,零距离让大学生了解武汉、爱上武汉。

“招商引资是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全市招商引资大会,明确了招商作战图:“一号工程”必须“一把手”亲自抓,围绕全产业链、城市功能链、创新链招商,发挥“四支招商大军”独特作用,创新完善“五大机制”,努力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武汉的‘生命线工程’”“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全市“四水共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部署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四水共治”为重点,实施系统治水、科学治水、依法治水、源头治水、全民治水。“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就是最基础的城乡建设、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就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以八大工程“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

拼搏赶超交流会 基层作风巡查 千名局级干部联千企

  以“作风建设组合拳”为赶超发展提供保障

近日,第十三巡查组工作人员在东湖高新区接待信访群众,全程录像接访透明 。长江日报记者胡九思 摄

作风决定作为,作风成就事业。

拼搏赶超,狠抓落实,陈一新的“第一靶”打向机关作风,着重整治“新衙门作风”——服务不到位、进取不积极、工作不落实、担当不主动。全市由此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

每月一次的全市拼搏赶超交流会,电视电话会的形式将赶超发展的压力传导到区、街道、乡镇,把全市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起来,掀起“互看互学互比、创业创新创优、拼搏赶超发展”的热潮。

陈一新率先带头利用休息日开展“微服私访、随机调研”,查一线干部作风,听基层群众反馈,强调把“随机调研”作为检验惩治“新衙门作风”成效的又一利器,以基层反观机关作风转变。

开展基层作风巡查,15个巡查组108将进区下基层,化解信访积案,查处“微腐败”,拍打“苍蝇”,立誓“不解决问题就不回来”。

创办“作风聚焦”电视栏目,每周连续五日曝光机关作风负面典型,坚决整治“庸懒散”,营造全市上下拼搏赶超、狠抓落实社会舆论氛围。

“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万名警察进社区”,贴身为企业、为基层、为群众送上服务,排忧解难。

“我们要对历史负责、对武汉人民负责,当前要追求的是这个拼搏的过程,但功成不必在我。”

“我们可能在自己的任期内收获不了这些成绩,但绝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可以不动。为了武汉的未来,我们绝不能放着机遇不作为!”

“踏上武汉这片热土,我就是武汉人了。”陈一新正在用他的“武汉新政”,履行着“把全部精神和智慧奉献给白云黄鹤之乡”的承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