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浦东新区6人小组成员周汉民:
希望长江新城成为中部地区一个试验田
特派记者汪文汉 发自北京
30年前,1987年7月,上海市成立开发浦东联合咨询研究小组,汪道涵担任顾问,时任副市长倪天增任组长,中外方各有6名研究人员参加。
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 特派记者 郭良朔 摄
“这是浦东新区启动时间,我意外成了6名小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浦东开发超前研究和立法预测工作”。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2000年8月,浦东新区政府成立,周汉民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院长调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直到2003年3月调离。
浦东新区就是敢于试过去不敢试的东西
“落实国家战略,就是新区建设成功的标准”,周汉民说,浦东新区启动之初没有参照物,就是打破过去条条框框,敢于试过去不敢试的东西,用好“改革创新”金钥匙,才能当好转型升级发展领头雁。
周汉民说,新区规划者最初确立了三化:“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这三化是当初浦东新区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标准,一直贯穿始终。
周汉民认为,一个如此大的区域开放和开发,准绳和纲领就是建章立制。“我当时在联合咨询小组里面负责对立法问题作一点研究,自己提出的‘立法先行’得到市委一致认可,并确立了‘法制化、规范化’新目标”。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浦东新区建设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超前”,周汉民说,对标浦东新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希望长江新城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试验田”。周汉民说,他对武汉很有感情,曾经在武汉大学进修过一年研究生课程,十分关注武汉的发展。武汉是中国的重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对武汉赋予了新的使命,长江新城建设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周汉民认为,建设之初,长江新城要确立好定位和功能,“我认为,长江新城一定要与自贸区叠加,实现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
周汉民说,东方明珠和国际会议中心是浦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对标浦东新区,长江新城也应塑造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使之成为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地标”,展示城市新形象。(责编: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