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形成“4+1”质量提升格局 质量已成为武汉发展核心理念
2017-03-02 06:50: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食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产品质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质量信誉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武汉制造”品牌。

服务质量

全面实现服务质量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服务业品牌价值和效益大幅提升。

工程质量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建设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普遍增强,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市民对工程质量(尤其是住宅质量)的满意度稳步提高。

环境质量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重要水体环境质量以及主要河流、湖库水质逐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城市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固体废弃物得到合理处置。

政府工作质量

行政审批更加便捷高效,社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各级政府工作质量逐步提高。

东风乘用车公司生产线

武汉正在打造智慧城市,刷手机支付宝乘公交今后会推广到更多公交线路上。567路公交车上,不少乘客尝鲜手机扫码方式乘车

地铁6号线特色站国博中心南站站厅

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外籍人士在审验签证。目前东湖高新区9个职能部门的86项审批事项统一归口一个局,26枚印章变成一个章

5年前,四川达州一位铁路工人发现,一处铁路桥上一段25米长的钢轨内侧铸着一行繁体字:1902年汉阳铁厂造。110多年前“汉阳造”钢轨至今还在正常使用。

1957年10月,举全国之力兴建的武汉长江大桥通车。60年风雨,曾遭受撞击70多次,但仍安然无恙,武汉长江大桥已成为“中国质量”的代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质量已成为武汉发展的核心理念。按照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我市将加快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不断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2015年9月,武汉市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申述为:质量是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民族素质的集中反映,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武汉建设质量强市,对于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设质量强市,是践行“三个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增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2016年5月11日,我市正式吹响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行动号角。我市质量强市创建工作在产品、工程、服务和环境“四大质量”基础上增加“政府工作质量”,形成“4+1”质量提升格局。

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我市的申请,并冀望武汉“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目标一经确立,我市上下迅即展开行动。

多元共治抓质量强市创建

市委、市政府共抓质量是我市创建工作一个突出特点。

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共3次听取汇报,研究创建工作;2016年5月9日,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武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5月11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国内同类城市最高规格的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勉励武汉市通过创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市委宣传部与市质量强市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武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宣传工作方案》,统一部署全市创建宣传工作。

市委、市政府将质量强市工作纳入对各区(功能区)的绩效考核。对全市创建方案中12大类、60小类共96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再分解,明确具体责任。全市16个区均召开动员部署会,在全市掀起“质量风暴”,把质量强市、质量强区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质量综合管理和质量安全保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十大行动”筑牢质量基础

为筑牢质量基础,我市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开展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质量专项整治“十大行动”。

去年,全市“五大质量”相关主管部门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120余次,促进了质量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为93.72%,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食品抽检合格率97.31%,基本药物目录抽检合格率99.76%,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95%;食用农产品合格率99.61%,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大中型建筑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和保障性住房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交通工程抽检合格率92.3%,质量整改完成率100%。交通投诉率大幅下降,公交投诉同比下降52.8%,出租车投诉同比下降52.47%。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7天,比例达到64.8%,比上年同期增加45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6天,同期减少13天,空气质量总体持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河流水质总体好转。

50多项顶层设计促进质量发展

目前,我市已出台各项质量规划和政策50多项顶层设计,从各方面激励、促进质量发展。

1998年,武汉市政府制定了《武汉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1998——2010年)》,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质量振兴工作,积极推进“质量兴区”、“质量兴业”和“质量兴企”工作。

2007年,武汉在全国率先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市政府发布《关于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了以质取胜战略、名牌战略、技术标准战略三位一体的质量发展思路,设立武汉市市长质量奖和质量贡献奖,启动武汉名牌产品的评选活动。

2016年初,我市通过《武汉制造2025行动纲要》,武汉力争再用十年时间,全面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

2017年1月,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不断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创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17年底通过国家验收”的创建目标,已经被市委市政府正式纳入年度主要任务。

武汉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质量强市可以说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企业参与方式推进的,武汉正努力向更高“版本”升级,让“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主动行为,实现社会共治。

武汉质量强市目标

重点示范项目>>>

重点示范项目>>>

长飞:从“制造工厂”到“行业领军者”

人福医药:5年投入15亿元研发新品

人福医药是武汉医药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在武汉和宜昌建立了两个生产基地。人福在武汉的工厂,是国内第一家通过FDA认证的软胶囊工厂,产能达到20亿颗,是全世界最大的软胶囊工厂。

2009年,人福决定进军国际市场,从最难“啃”也是最大的市场美国做起,当年就成立了美国公司。

7年时间,人福在美国获批的药品有20多个,在研的有40多个。去年收购当地药厂以后,人福在美国的仿制药产品达110多个,从数量上也能排在全美药企前二三十名。

“人福医药每年研发创新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十二五”时期,累计研发投入15亿元。”人福医药负责人表示,“人福”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承担单位。目前,在研产品200多个,一类新药21个,其中9个临床中的一类新药进展顺利,包括国际首创的重磅创新药。

2015年,人福医药集团营业收入过百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药研发成果转化。

人福医药同时也在开拓非洲市场,在西非、东非、南非均投资或设厂。人福医药负责人表示,非常有信心成为非洲药品市场龙头,“完全有能力和技术进行国际化。相信再过五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的药品制剂在国际上会有一席之地,并取得领先的位置。”

东风汽车:造车“零缺陷零差错零容忍”

近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针对市场消费趋势和客户需求热点,加大新品投放力度,市场份额整体保持了行业第二。

去年10月,为参加珠海航展,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展车的装配任务。尽管已是深夜,但试制车间依然是灯火通明,一群工人师傅正围着一块汽车侧围门板,仔细研究和装配着。

正在内饰安装的陈师傅说,每一位参加装配调试的工人牢牢谨记着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的T0造车理念,对产品制造要求全员、全企业、全过程参与,实现零缺陷、零差错、零容忍的造车理念。

2015年,在韩国举行的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13个国家和地区的256项QC成果在会上发表。中国代表团共有包括东风集团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在内的17家企业的33个QC小组参与发表,神龙公司选派的两个QC小组全部获得金奖。

截至目前,神龙公司共注册QC小组444个、开展QC课题703项,直接参与人次近5200余人,QC活动参与率32.3%。通过QC活动的持续推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促进了神龙公司质量管理水平、生产效率不断进步。

长飞:从“制造工厂”到“行业领军者”

在武汉光谷,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世界最大单体光纤拉丝车间里,每年产出光纤3500万公里以上,相当于绕地球近900圈。

新的生产设备的开发,信息化的集成,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拉丝塔的拉丝速度也由原来2000米左右/分钟,跃升为3000米/分钟,这是目前全世界光纤拉丝的最高速度。

创建28年的“长飞”,从一个“技术靠引进的制造工厂”,现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成为全球第一大光纤预制棒及光纤供货商和全球第二大光缆供应商,走出一条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输出之路,成为行业内规模全球最大、技术掌握最全面的中国代表企业。

1988年成立之初,“长飞”生产光纤的设备、技术、工艺全靠引进,“那时,一个螺丝钉、一个配件都需进口。”2000年,当时实力并不强的“长飞”痛下决心开始自主研发设备。10年卧薪尝胆,2010年攻克技术含量最高的预制棒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发,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过去进口一套设备需300万欧元,而“长飞”自主研发的设备不到300万人民币。

在实现技术世界领先优势后,“长飞”开始推动产品走出去,积极完成国外布局,在缅甸、印尼等地建厂,产品还远销非洲。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成为“全国标准”

武汉旅游:现实竞争力居同类城市首位社区卫生:居民在家门口可找专家在线看病

社区卫生:居民在家门口可找专家在线看病

去年5月,武汉开发区沌阳街中心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五医院结成医疗联合体,并试点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周边7个社区的10万居民。这里没有大医院,以往,居民看病要坐一个小时的车赶到市内大医院。

远程医疗将成为我市推进分级诊疗的方向之一,同时也是我市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新举措之一。

81岁的陈老先生家住新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患有多年高血压,因后脑部位疼痛,他担心自己有脑血栓。远程医疗服务开通当天,社区家庭医生为他预约了市五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智敏。陈老先生并不需要坐一个小时车到市五医院,在该中心诊室内,通过远程电脑,唐智敏仔细问诊了十多分钟,他给老人增加口服药,改善脑供血,建议观察两天后再做诊断。

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与大医院建远程移动医疗平台,将大医院的专家在线“请”到社区看病,可提升社区医疗水平,对一些慢性病、常见病居民来说,社区就医既便利又有效,这一模式将在全市推广。

近几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还形成“15分钟服务圈”。全市开展居家养老医疗卫生签约服务,签约的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只需打个电话给家庭医生咨询,就能心里有底,再到社区开药。

武汉旅游:现实竞争力居同类城市首位

“武汉已从旅游过境城市变身都市旅游目的地,游客人数比五年前增长了10倍多。”中南国旅负责人说,2016年暑期,该公司接待了2万多名河南游客到武汉旅游,而过去,河南来武汉的游客少之又少。

以前,武汉旅游被形象固化为“三菜一汤”,即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东湖。而如今,300多个景区遍布三镇,“玩转大武汉,七天不重样”。

近年来,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旅游公共服务不断健全。行业监管、导游管理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持续加大旅游业标准贯彻实施力度,出台《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制定《武汉市旅游标准化工作奖励扶持办法》,推广了《武汉旅游景区(点)承载量评估技术规范》等8个国内领先的地方标准,并先后建成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市民之家、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等5个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据介绍,近五年来,武汉旅游经济总量持续高位增长,游客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全部实现翻番,武汉旅游的现实竞争力居同类城市首位。5A级景区的数量增至3家,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成为“全国标准”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整合养老行业国家和企业标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编写出 100 多万字《养老机构标准化管理手册》,成为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目前该院负责人正在参与民政部《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起草工作。

该院“标准化信息系统”能有效地对老人、病人入住院、护理、治疗、收费、物流等管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由事后监督向事先控制转变,全院实现网络信息化协同办公、使管理服务水平上到新的高度。搭建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让老人躺在床上就可以看到全国著名医疗专家授课讲座、咨询,不出院门就能够接受专家教授在网上会诊看病服务。

86岁的李奶奶说,有次隔壁床的老人突发不适,院领导及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来护理;厨师也经常询问老人的需求和口味,合理制定并随时调整菜谱,各种小吃、煲类、汤类层出不穷;每年组织老人外出春游、小年免费请全院老人吃团年饭,在这里可享受“住、养、学、乐”于一体的生活、学习环境。

2014 年 9 月,江汉区社会福利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近年来,该院积极开展“质量强市示范点”创建活动,已被列入《武汉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示范点建设名单》。

武汉地铁:正式迈入“地铁网络时代”

去年12月28日,全长19.8公里的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正式开通运营,与1、2、3、4、6号线,串联起武汉三镇各大城区,以及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三大铁路交通枢纽。

自2000年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开建以来,武汉轨道交通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单条线到网络化”的历史转变,6条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达181.45km,日均客运量比“十一五”末期翻了260 多倍,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突破30%,基本达到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交主体地位。武汉也由此正式迈入“地铁网络时代”。

轨道交通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武汉地铁集团始终坚守“铸造精品工程,建设百年地铁”的建设理念,严把质量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 号线一期,通信、供电方式全国领先;2 号线一期,国内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创下 5个“全国第一”;4 号线,攻克 8 条隧道近距离交叉重叠的技术难题;3 号线一期,突破 30 米超深地层出洞难题;6号线,全国首条使用TD-LTE技术的地铁线路,并一次性下穿65栋老建筑,在武汉地铁的建设历史上是第一次。

据介绍,至2021年,武汉市还将陆续建成10条、总长达40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用不到20 年的时间,走过伦敦 140 年历程(伦敦目前总运营里程 410 公里),基本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网络系统。

中铁大桥局:推行桥梁工程质量实名制

“桥梁工程质量实名制已经推行两年,将在大桥局承揽的所有工地逐步推广。”中铁大桥局集团负责人介绍,工程质量实名制,包括在隧道、桥梁隐蔽工程中实行实名制登记;在墩身、预制梁、现浇梁、钢结构等构造物上设置专门的铭牌或二维码,施工负责人姓名、开工时间、验收时间等信息一目了然,一旦出了问题可以追溯追责。

中铁大桥局1953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成立。目前,长江上已建100余座桥梁,几乎每一座,大桥局都不同程度参与,而其中七成是以中铁大桥局为主施工。最近5年,中铁大桥局为武汉贡献3座超级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青山长江大桥相继建成或者开工在建。该局在汉先后建造了8座长江大桥。

通过提升企业自身的标准,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中铁大桥局打造高品质的“百年工程”。在世界各地设计建造了2000余座各种类型的优质桥梁,是世界上设计建造桥梁最多的企业,获得过乔治·里查德森大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2项、鲁班奖32项、詹天佑奖24项,号称“中国建桥国家队”。

“十二五”时期,中铁大桥局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0座“超级工程”,涵盖12座长江大桥、3座黄河大桥、5 座跨海大桥,数量是“十一五”时期的1.4倍。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该局全面拓展国际桥梁建筑市场,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建项目达11个。

变废为宝,在垃圾堆上建起的园博园,成为武汉城市新地标。图为航拍的园博园

园博园:荣获联合国大奖

在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凭借生态修复后建设的园博园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这是中国内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从运行17年、地下积攒着约500多万立方米生活垃圾的金口垃圾场,到如今拥有各式苗木4.8万余株,“荆山”、“楚水”南北相望的生态园林景区,园博园用短短3年时间,创下生态回归奇迹。

在“垃圾山上建园博园”的理念源于一次灵感迸发。武汉园博园设计人员介绍,金口垃圾填埋场一直不在设计范围内,当勘察现场时,这座面积相当于299个标准足球场、填埋约100万吨垃圾的垃圾山,进入规划设计人员视野。通过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解决困扰武汉市民多年的“城市病”,同时也能满足老百姓对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

园博园建设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问题,还将周边工地建设也考虑其中,这些工地产生的大量渣土和建筑垃圾,都在园博园找到了“用武之地”。修建地铁挖出的黑色粘土,被证明适宜植物生长,建筑垃圾也为堆建“荆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荆山”不再是臭不可闻的垃圾山。漫步园中,很难注意到每棵大树旁,埋设了一根用于监测树根积水情况的暗管;也难以想象,“荆山”之下,昔日的垃圾如同包饺子般被牢牢锁定于地下。

江滩公园:中国最长滨江风光公园

“1998 年以前,江滩沿岸都是菜地、仓库、码头,让天然美丽的河道,犹如珍珠蒙上了灰。”久居汉口龙王庙的王先生回忆,1998年武汉遭遇特大洪水,大水退后整治江滩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世纪之初,江滩工程逐步推进,取而代之的是美丽的江滩公园,集城市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娱乐功能与一体。”

江滩公园内不但建有多处具有现代格调的游览与集会广场,而且亭台楼榭,小桥流水,还分布着众多反映清末民初码头城市景象和当代生活的雕塑。整个公园花木密集,栽植有银杏、紫薇等乔灌木100多种,绿化率达70%。

汉口江滩,全长7公里,总面积160万平方米,是一处集公园、体育场、游乐园、森林景观带于一体的游乐公益场所,是中国最长、最具滨江风光的城市公园,也是亚洲最大的滨江绿化广场。

青山江滩,起于二七长江大桥旁的罗家港,止于天兴洲长江大桥下的武丰闸,一期全长约2公里。整个江滩极少见硬化道路,改以林地、草坡、透水地面、木制栈道。其中,一条长约1公里的生态草溪,更是起到汇集雨水、自然过滤吸收的作用。据了解,这是“海绵城市”理念在武汉市江滩建设中首次实践。

目前,武汉已建成江滩公园共计50公里长,约500万平方米。久居国外的华侨牟女士漫步在汉口江滩公园时感慨地说:“恐怕没有哪座城市的中心,有比武汉江滩更美的了。”

东湖绿道: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去年12 月 28 日,全长28.7公里,宽6米的东湖绿道正式建成开放。这是国内首条城区内5A级景区绿道,串联起东湖磨山、听涛、落雁、渔光、喻家湖5大景区,由湖中道、湖山道、磨山道、郊野道4段主题绿道组成,共设有 25 个驿站,游客可在绿道上徒步、骑行,还可乘坐电瓶车一览东湖的无限风光。

为鸟、兔、蛇等小动物盖屋搭桥;全线共有近 3000 个厕位,确保不排队;去掉座椅靠背,部分座椅取消靠背设计, 游客能全视角赏景;电脑定位东湖绿道人行步道上每一块砖石。市民感叹:“设计师和建设者是 ‘细节控’”。

联合国人居署高级人居官员布鲁诺·德肯表示,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武汉用绿道的形式,将这一城市最大公共空间还之于民非常重要,其他城市也有湖区,武汉提供了优秀示范。

去年,东湖的美景因武汉马拉松再次闻名全球,精心雕琢的世界级绿道震撼问世,东湖正全力走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今年2月,东湖绿道二期前期探线工作启动,预计二期绿道全长近60公里,足足比一期的28.7公里长一倍多。绿道二期突破了东湖概念,延伸到了同属大东湖水系的严西湖、严东湖等区域。绿道不仅将变长,还将由“线”串联成“块”,成为城市生态绿心。在绿道建设的同时,我市还将推进景中村改造,全面提升东湖水体质量,制定实施性强、可操作的水体保护专项规划,将东湖打造为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做“加法”缩短办理时限

“5年前办理港澳通行证需要一上午的时间,1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手。如今,提前预约不仅能节约办理时间,领取时间也提速到10个工作日。”2月28日,市民彭女士通过事先网上预约,来到“市民之家”更换新的卡片式新版港澳通行证时,感慨地说:“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后,现在办证方便多了”。

2015年底,我市提出警务综合服务站和市民之家港澳通行证24小时自助续签服务,市民通过网上申请,在武汉街头警务综合服务站或出入境受理点,都可使用自助办证设备续签,立等可取。这一举措为全国首创。

“在武汉办事越来越方便了。”这是不少市民和企业的心声。

2012年10月底,武汉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有审批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市直部门全部在此设立窗口。此举正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运行机制。截至2016年底,共有66个单位进驻,设立318个受理窗口办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

2015年,武汉“市民之家”荣获“2015中国互联网+政务O2O”最佳实践奖。正是有“市民之家”这样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做好权力“减法”,服务“加法”,坚决砍掉各类无谓的证明和繁琐的手续,尽量压缩需要提供各类证明材料的弹性和空间,才最大限度地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优化政务服务。

东湖高新区政务服务:86项审批一个窗口搞定

华中科技大学大四学生小胡准备开一家信息技术公司,昨日,他来到东湖高新政务服务中心,咨询如何办理工商执照,工作人员告知,如今企业申办工商执照号、税务登记证号和质监组织机构代码证号 “三证合一”,只要提交一套材料,从提交材料到办证完成不会超过3天。

“没想到这么快。”小胡惊讶如今的政务效率这么高。而在过去,企业要办这三个证照,法定最长时间为48天。

2015年6月,作为全市两个先行先试“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城区之一,东湖高新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原有的268项行政审批事项压缩至159项,压减40%,审批效率提高,行政审批改革提速。将原本分散在市场监管局、社会发展局、规划国土局、企业服务局、投资促进局、发展改革局、建设局、教育文化局、城管局9个职能部门的86项行政审批事项,整体划转,纳入服务事项,集中办公,实现审批事项、服务事项的“应进必进”,让辖区内企业、居民不用东奔西跑,一个窗口“搞定”所有要办的事。

东湖高新区有关人士介绍,这是对原有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梳理,是政府由行政管理者向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切实转变。过去在该区办一件审批事宜可能需要找多个局,现在只找政务服务中心就行了;过去办事时需了解多个审批流程,现在只需告诉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我要办什么事”即可。

策划:武汉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撰文:唐煜 付莎 关馨 章鸽 刘睿彻 胡琼之 邓金龙 摄影:周超 李永刚 张宁 胡九思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