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卡"在家庭三角关系中 小伙从小睡爸妈中间
2017-02-26 06:52:00 来源: 武汉晚报

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宅男宅女”?孩子的精神症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夫妻关系的痛苦?亲子关系中爸爸又去哪儿了?中国空巢家庭面对怎样的挑战与难题?

昨天,由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召集,500多位省内外心理专家、咨询师汇聚一堂,探讨“变迁中的中国家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来自美国、德国以及海峡两岸的心理学大咖:Wolfgang Senf,李维榕、王浩威、施琪嘉、吴和鸣、谢文宜、武志红等悉数到场,发表真知灼见。

16岁女儿为“保护家庭”无法融入社会

一个16岁的女孩长期纠缠在父母的矛盾中,她不能融入社会生活,而是留在家里起着“保护家庭”的平衡作用。在这个家里,如果没有孩子,父母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相处。当母亲不愿面对父亲的家人到来时,就会带着女儿出去补课,课上完了,也会拖到很晚才回,避免面对她不愿面对的人。而且妻子要丈夫回家最好的借口就是孩子病了,孩子需要爸爸辅导作业等。

只有以孩子作理由,夫妻才不会分开,父亲才会被唤回家庭。而这样的孩子会面对巨大的心理冲突。

同济大学东方医院临床心理科孟馥教授咨询过因各种症状导致离家困难的孩子,她发现:太粘家的孩子,太受保护的孩子,都比较难以应对外面的世界。但是,最困难的莫如父母关系长期处于难以解决的矛盾,而孩子就习惯性地从中为他们周旋——心理专家称其为“卡在家庭三角关系中的孩子”,即使他们离家,情感上仍很难突破,甚至千方百计赶回家中,没有界限,纠缠不清。

孟馥教授说,当一个青年人成功离开家的时候,这并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成功,而是整个家庭组织调整的结果,是一个新的组织形成和新的沟通模式发展的过程。

家庭“生病”会体现在孩子身上

22岁的大学生,患厌食症6年。他觉得自己被父母管理太严,妈妈过得很不快乐,他从小长期睡在父母中间,称自己“比爸爸更理解母亲”,并且很难离开这个位置。

香港大学家庭研究院总监李维榕教授讲了一个自己亲身体验的案例:一位30多岁的女儿在爸妈陪伴下参加治疗工作坊,李维榕看着她说:“你过来,坐我旁边吧。”这个女儿转身问妈妈:“妈妈,她叫我过去,我要不要过去?”妈妈说:“过去过去,女儿乖,妈妈陪你过去。”然后,这位妈妈就搀扶着女儿走到李维榕旁边坐下。30岁“少女”站着就坐不下去,坐着就站不起来,行动完全得依靠父母,她放弃了自己的声音,放弃了自己的手和腿,一家三个人变成了一个人,成为一个不能分开的家庭系统。

李维榕教授称,家庭“生病”了,往往会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长期生活在父母矛盾、家庭矛盾之中的孩子,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和谐家庭。父母不和,孩子就会卷入“三角关系”,很难发展。

记者毛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