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61岁的江夏人章银枝,创办了自己的“三嫂子”剁椒酱品牌,但销售高峰过后很快遇到发展瓶颈。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图为:章银枝在车间里忙碌楚天都市报记者王永胜摄
(统筹:董凤龙采写: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希王功尚通讯员张镝陈汉祥)
前几天,有媒体曝出老干妈陶华碧已于2014年悄然退股。18日,老干妈公司回应:这是家族企业内部的正常交接和传承,陶华碧之前1%股份已转给小儿子李妙行。
来自农村,没上过学,为揽顾客,卖凉粉时赠送的“辣椒酱”喧宾夺主受热捧,进而转变思路创办辣椒酱公司,贵州人陶华碧成就了老干妈的传奇。
在武汉江夏有个“三嫂子”:只读了小学,丈夫在菜场摆摊卖猪肉,她在一旁收钱顺带卖点自制剁椒酱,没想到剁椒酱意外走红,猪肉反成配角。
她,就是章银枝,今年61岁,因丈夫在兄弟中排行老三,邻里亲切喊她“三嫂子”。
2008年底,章银枝成立了公司扩大生产规模,“三嫂子”牌剁椒酱也创下了超百万元的产值,还带动村民致富。
自制剁椒喧宾夺主受到热捧
金水河静静流淌,空气中弥漫着田野的气息,一群土鸡在河滩上拨草找虫。
堤边的江夏区法泗街农商院99号,是武汉法泗洲三嫂子食品有限公司所在地,“三嫂子”香辣剁椒酱就在这里生产。
20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刚进大门,一股喷香扑鼻。
厂房约600平方米,分为原料库、成品库、灌装间和腌制间、检验间等。三嫂子章银枝正戴着卫生帽在腌制间里灌装辣椒酱,舀起一勺,色泽亮、香味浓,她却倒在桶里扔掉。“表面一层,不能要。”她说,为保证品质,必须有所舍弃。
腌制间内,盛满剁椒酱的陶缸有五六十个,库存还有五六吨,“都是她的心血之作!”丈夫胡次斌在一旁夸她心细手巧。
章银枝祖籍是湖南湘潭,她从小爱吃辣椒,上世纪90年代便种了1亩黄尖椒自制剁椒酱,谁知招来丈夫不满:“不照顾孩子不顾家,做那么多酱干什么?”
“吃不完我拿去卖。”章银枝答。
1998年,丈夫在法泗菜场卖猪肉,她帮忙收钱,顺便尝试着将吃不完的剁椒酱,用矿泉水瓶装着摆在肉摊旁卖。最开始摆个三四瓶,一瓶10元,没想到很受欢迎。卖了不到1个月,就有不少回头客,还有纸坊的朋友开车过来买。不到一年,1亩辣椒地自制的剁椒酱卖空了。
“意外,欣喜!”夫妻俩都说没想到。
不过,众口难调,有的嫌味道偏淡,有的反馈说过咸。章银枝都一一记下,并摸索着调整油盐比例。
随着配方的不断改进,顾客也逐年增多,从最开始的一亩辣椒地扩大到三四亩;营业额也从最初的几万元增至2007年的数十万元。
各方助力产品获农博会金奖
是就这样赚小钱过点安稳日子?还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这样的问题章银枝夫妇都想过,但是一时都没找到答案,直到2008年4月的一天,丈夫胡次斌和时任法泗镇党委委员梅瑞银的一次闲聊。
那天,梅瑞银路过老胡家,进来闲聊了几句。
“这几年剁椒酱卖得火,我们农民有没有可能开个公司?”老胡抛出了这个久藏在心的疑问。
“可以啊,搞!我去跟书记说说这事儿。”老梅的一席话,让老胡坚定了继续壮大的决心。这一想法也得到时任镇委书记王太明的鼓励支持。
“咱是农民,什么都不懂,幸好当时法泗工商所所长陈大军帮忙指点,2008年底拿到了营业执照,妻子成了董事长,我是总经理,除了自种辣椒,还成立合作社发动村民种辣椒后收购。”2009年1月,成功注册商标“三嫂子”。
2009年上半年兴建厂房,掏空了全家多年的积蓄,还借有外债。镇委书记王太明用自己的身份证和结婚证作担保,帮他们办了8万元贷款。老胡说,当年正是靠这笔钱收购辣椒和给员工发放工资。
公司成立后,生意更加红火。2010年上半年库存清空,不但还清了贷款和借款,还买了辆面包车送货。
随后几年,在各方助力下,“三嫂子”剁椒酱名利双收:2011年获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9年来最高年销售额接近200万元。
小小剁椒带动乡里乡亲致富
“三嫂子”剁椒酱为啥俏销?法泗村村民张小满说:“她的手艺棒!也没有任何添加剂,就是喜欢!”不少街坊邻里的评价是吃起来香脆,口感好。
章银枝说,制剁椒酱是很繁杂的“细活”,急躁的人干不来。
老胡说,新鲜辣椒变成辣椒酱,要经过人工摘洗晾干、机器剁切、配料腌制、封缸等环节,但是配料腌制和封缸,都是妻子一人操作掌控。
章银枝解释,生产环节最关键的就是干净、手工配料、封缸和开缸这几个因素,比如盐给多了咸,少了淡,封缸不严空气进入就腌坏了。
在她看来,从小母亲传授的腌制手艺是一方面,这个黄尖椒也是个宝。“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个湖南老乡到家门口卖辣椒,我就买了一点,没想到非常好吃,就把辣椒籽作为种子留下,此后自己做酱吃又到菜场卖……”
记者在产品外包装上看到,成分只有油、盐和辣椒,灌装后的保质期却有一年。这如何保证?章银枝透露,用高盐腌制,还要靠独到的手艺。
法泗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湛涛证实,他们对“三嫂子”香辣剁椒酱做过抽检,确实没发现任何添加剂。
小小黄辣椒也带动村民增收:公司每年请村民帮忙加工,也发动村民种植后收购,有些村民也自己种植、自制剁椒酱售卖。
成本上升产品9年没涨价
这几年,黄辣椒收购价大涨,去年甚至比往年翻了番,老胡的妹妹为此建议她也涨价,但章银枝硬是咬牙没涨一分钱。“有赚就行!”她的想法朴实简单,坚持她开公司以来不涨一分钱的做法,也不让零售商涨价。
目前,两种型号的剁椒酱(210克×4瓶和255克×4瓶)依旧维持40元、50元的市场零售价。
儿子胡适主要负责招工、包装和外销,他不明白也难以理解母亲的想法,“公司刚成立时,人工费每人每天30元,现在各种费用都在涨,一人一天70元。包装盒从最初的一个2.8元,涨到现在的4.8元一个。经销的土特产店也想涨价,但都没让涨。”
章银枝笑着对记者说,油盐确实与9年前相比都涨了价,如果还是小作坊,随行就市涨价没什么,但现在是公司化经营,市场竞争又激烈,稍有调价,哪怕是一分钱,都可能让别人反感甚至不再买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前日下午,章银枝走出公司,如往年一样肩扛锄头,手端一盆辣椒籽,走向自家田埂。她在地里撒一点复合肥,又将一粒粒辣椒籽挥洒入土,浇水,又盖上一层塑料薄膜。
虽然目前企业的经营状况遇到了很大困难,但章银枝心中仍满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