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全媒体讯(陈晓彤 通讯员邹永宁)长江日报记者今日从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武汉市今年将新增幼儿入园学位约0.48万个,中小学学位1.8万个,努力缓解局部地区入学矛盾和“大班额”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全市将推进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47所,完工30所,新增幼儿入园学位约0.48万个。推进115所中小学配套建设,完工20所,新增学位1.8万个。未来几年,随着城市化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出生人口将持续增长,学龄儿童大幅增加。据教育部门预测,到2020年,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年招生(入园)规模预计将分别突破12.5万、12万、9万人,在校生规模将分别达到35.4万、64.5万、25.3万人,分别较2015年增长31.7%、36.3%、30.4%。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全市今年将逐步提高在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比例,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9.5%。并进一步缓解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重点布局新城区城关镇以及中心城区热点区域的学校建设,在保证新生入学的前提下,尽力抑制“大班额”。
为破解“上好学难”这一突出问题,今年全市将完成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100%参与学区制管理,新城区达到50%以上管理方式。为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武汉市从2016年起进行“学区制”改革,将“弱校”与“强校”绑成一个个学区,互派校长、教师跨校兼课,整体考核教学质量等。武大、华科大、华师大、湖北大学、江汉大学等5所在汉高校、市教科院、41所中心城区优质义务段学校与新城区55所薄弱学校签订协议组成合作办学共同体。比如,江岸区组建了五大教育联盟,其中以名校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为引领,与附近育才中学、市十三中、汉铁寄宿初中组建教学联盟,联盟学校的教师每年开展校际交流的比例不少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鼓励整班教师对口交流任教1至3年,联盟内学校教师集体备课、一起参加培训学习、同享校际教育资源,联盟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