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弹簧门一不留神将你弹出门外;进入旋转门转着转着又将你转得晕头转向,事情始终办不成。相比其他领域,其实行政审批中也存在“三门”现象。如何扫除行政审批中的隐性障碍?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从市委法治办获悉,我市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行政审批“3.0”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正运用法治思维破“三门”。
据悉,目前我市全面推行区级行政审批集中行政许可权,持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市级保留实施的行政权力事项从1820项减至1807项,行政许可类事项从166项减至157项。
数据跑路取代人工跑腿
阳光审批打破“玻璃门”
房产部门办理房产业务,每天就几十个号,市民昼夜排队,有时也排不上,不仅费时还耗力,这种政务服务恰似一个“玻璃门”,看得见却难摸着。
昨日,在硚口区行政审批局,上午8时,以前本是排队办房产证的高峰期,现在却寥寥数人,一问,他们是通过网络预约前来直接办证。据介绍,该区在微信平台上提供预约服务,百姓仅需在预约时段来取号即可,免去排队的烦恼。
2016年10月,硚口区行政审批局打造的智慧政务平台上线,通过“云端硚口”微信平台给百姓提供网上预约、取号服务,“线上”服务代替“现场”排队,数据跑路取代人工跑腿,彻底打破“玻璃门”,改变了以往办理房产业务昼夜排队的状况。
“方便百姓办事,阳光操作,透明审批。”该局负责人介绍,此做法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变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变内部监督为内外结合的多方监督,制约和监管行政审批权力。同时,对3个月内失约3次的客户,还会被系统列入“黑名单”。据统计,上线4个月,万余人网上取号,已为5000余人办结业务。
建“证照联办”机制
落实权力清单破“弹簧门”
经济开发区(汉南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落实权力清单,将全区98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行政审批局,建立“统一申报、统一踏勘、统一验收、统一发证”的“证照联办”机制,实现企业经营许可审批流程再造。
落户该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永旺梦乐城武汉经开店负责人佐佐木清博对此深有感触。昨日,提起此事,他连竖大拇指,为经开区这一做法点赞。1年前,眼看要开业,商场内的300多家小商户却还未办理执照。负责办理各种执照的业务代表非常着急。经沟通,该区行政审批局不仅提供了前置的政策辅导,还集中为商户办理各种执照,前后仅用了1周时间。
据介绍,商业体内的影城开业需同时拿到电影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根据以往经验,如果企业在文体局、社发局和食药监局分别办理执照,虽每个证件承诺期限为7个工作日,可整个流程就像“弹簧门”,一个环节不对,就会被“弹”出,需重新办理,办完3证至少需半个月。
现在办此类证件,却只需花3天时间,大大缩短审批时限,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重塑审批流程
依照上位法破“旋转门”
以前办证,按地方相关法规,环评、人防、消防等审批必须前置,但国家出台的《城乡规划法》《环保法》等法律中,却未明确规定此类要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运用法治思维,结合该区特点,重塑审批流程,依照上位法破除“旋转门”。
昨日,武汉某科技公司总经理田女士介绍,公司从1998年成立至今,亲历过环评、人防、消防等前置审批,“仅一个消防设计审查就耗时三四个月,其他审批几乎停滞”。最近,该公司新项目迁址东湖高新,将前置审批后移,相比其他项目,在东湖高新的项目行政审批时间缩短近一个月。
取消部分环节前置,会不会造成不良后果?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前置后置不会影响审批效果,改革后必须经方案会审才能拿到施工许可证,重塑流程主要是为了节省办证时间。
据称,改革前,审批就像一道旋转门,进去就被转得晕头转向,出来太难。将“不合规”前置审批后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项目行政审批从54-60个工作日减至20-25个工作日,不仅提速过半,而且比全国改革试验田天津滨海新区的审批时间还早4个工作日。
当前招商引资是武汉发展第一要务,很多时候,比拼的不仅是优惠政策,更多是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的软环境。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武汉将推出行政审批“4.0”改革,以“云端武汉”为基础,搭建数据平台,力争实现全市范围所有行政审批“一网”通办。(耿珊珊冯劲松通讯员栗荣光宗文杨玉红瞿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