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演员王荔带着小徒弟们表演汉剧串烧。
杨柳琴鼓《敲起琴鼓劲逮逮》。记者肖僖摄
重拾民族记忆里的绚烂,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2月10日晚,“打开时间之门”2017湖北省青少年非遗传承晚会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举办。晚会现场,丝弦锣鼓、长阳南曲、杨柳琴鼓、汉剧等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为观众带来精彩表演,其中不乏获得过群星奖等奖项的精品节目。
舞台上除了传承人,还出现了不少非遗小传人的身影。由建始县选送的原汁原味的丝弦锣鼓《鼓乐迎春节节高》,由民间艺人和建始县长梁乡民族小学的学生共同表演。有200多年历史的建始丝弦锣鼓,被人赞之为“土家族的交响乐”,是当地百姓婚丧庆典的标配仪式。近年来,在一大帮民间艺人的努力下,建始丝弦锣鼓被成功地搬上了央视舞台、走进了国际视野,然而愿意学艺的年轻人日渐减少,老手艺濒临失传。“丝弦锣鼓第五代、六代有1000多人,可第十代只有50多人。”丝弦锣鼓市级传承人肖云杰师傅的一席话让人动容。
后继乏人的困境在其他非遗项目中也普遍存在,在各地政府和民间艺人的坚守和努力下,多地把非遗带进校园,培养了越来越多的非遗小传人,如从建始长梁乡民族小学走出丝弦锣鼓小传人500多位,从长阳资丘小学走出300多位长阳南曲小传人。长阳南曲市级传承人谢克富说:“我爷爷把南曲传给我爹了,我爹传给我了,这接力棒交到我手里了,如果我把它弄丢了,那我们是罪人。”
首次将汉剧搬上央视春晚舞台的青年演员王荔也以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参加本次晚会演出。她带着她的小徒弟们来到了现场,给观众表演了别具特色的汉剧串烧,赢得全场的阵阵掌声。王荔的小徒弟们是从希望工程“艺术第一课”援助学校挑选的10名学生和保利和乐青少年宫的小朋友们。2016年,在希望工程“艺术第一课”公益基金与保利地产“和基金”共同开展的“城乡少年手拉手非遗传承夏令营”公益活动中,这群小朋友跟着王荔老师学习了一周的汉剧。王荔对记者表示:“从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希望,今后我会尽更大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剧、学习汉剧,这么美的艺术我们一定要传下去!”
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湖北小曲表演艺术家何忠华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将刺绣送上天宫二号的大冶刺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刘小红,圆木微缩技艺的创始人、有湖北民间手工艺第一人之称的刘泥巴,湖北大鼓演员吴健等青年非遗传承人代表出席本次晚会。来自武汉各界的1500多位观众观看了晚会。市民王先生说:“今天的晚会就是一场文化盛宴,非常棒,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传统文化之美,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非遗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来重视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
据悉,本场晚会由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广播电视台、保利地产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鲁艳红通讯员李芳)
责编: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