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是周日休息日,也是元宵节后的第一天,武汉第一次拼搏赶超交流会连夜召开。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指出,今后将定期不定期召开拼搏赶超交流会,每次突出一个主题,及时总结推广发展中的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效。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胡雪璇
把握武汉发展大局,确保形成拼搏赶超发展态势,力争全市各项工作“季季开门红”“全年红”,市委市政府给各区各部门再加压、再鼓劲。今天是周日休息日,也是元宵节后的第一天,武汉第一次拼搏赶超交流会连夜召开。
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指出,今后将定期不定期召开拼搏赶超交流会,每次突出一个主题,及时总结推广发展中的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效,营造“互学互看互比、创业创新创优”的浓厚氛围,确保形成拼搏赶超的发展局面,不折不扣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勾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晚7时开始,7时43分结束。会议简短、内涵丰富,传递的压力和责任却不小。东湖高新区、江汉区、市政府重点办、市财政局负责人发言,晒亮点、谈心得、表决心、比干劲。各区(开发区、功能区)、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各分会场收听收看。
发展上不去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空话
全面复兴大武汉就是空谈
陈一新指出,市委决定建立拼搏赶超交流会制度,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新年发出“撸起袖子加油干”号召的实际行动,是深入贯彻省委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有力抓手。“发展上不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空话,全面复兴大武汉就是空谈。”他强调,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保持没水分、有质量的合理增长速度,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陈一新强调,对经济运行态势要时刻关注,市、区两级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及时发现并补齐短板、加强弱项;对近期发展重点工作要抓早抓实,重点在“改革推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这“四个动”上早部署、早落实、早推进,确保“季季开门红”“全年红”。
以拼搏目标为引领
以预期目标为底线
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陈一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领导经济工作的主体责任,更加重视引领发展。
·要创新目标体系,建立预期目标和拼搏目标两套目标体系,以拼搏目标为引领,以预期目标为底线,确保完成预期目标,力争实现拼搏目标,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要完善考核机制,调整优化全市重点管理绩效指标设置,每月公布排名,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要带头转变作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问责机制,认真落实容错免责机制,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零容忍,为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市长万勇主持会议,要求各区各部门以交流会为动力为鞭策,改进作风,务实重行,扑下身子抓落实。要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全市各级干部要对标先进、对照任务,凝神聚力、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要强化赶超意识,勇于拼搏争先进位,比思路、比干劲,比措施、比效果;要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克难攻坚,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市政协主席胡曙光,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瑞峰,市领导贾耀斌、张曙、龙正才、胡立山、杨汉军、蔡杰与会。
四单位“一把手”交流拼搏赶超做法
瞄准“一流”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
全市第一次拼搏赶超交流会12日连夜召开。东湖高新区、江汉区、市政府重点办、市财政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先后发言,总结交流拼搏赶超、推动发展的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效。
瞄准“一流”标准,紧盯标杆城市奋力拼搏
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胡立山在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2017年,东湖高新区将坚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双自联动”战略,按照快于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全国前五位高新区平均水平的确立发展目标,发挥示范带动优势,各项工作走在前列,努力建设“天下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江汉区委书记张俊勇在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江汉区将对标上海黄浦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构筑富裕活力美丽幸福新江汉;将投资作为发展的重要抓手,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生根落地,将招商引资作为江汉赶超发展“一号工程”,创新服务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按照“世界眼光、国际一流、城市亮点”标准,加快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形成一流楼宇、一流设施,一流产业、一流景观。
市政府副秘书长、重点办主任彭涛在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2017年,市重点办将突出重中之重,完成长江主轴规划编制,启动长江主轴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急中之急,抓好排涝工作,中心城区汛前建成12个骨干项目,新增抽排能力490立方米/秒,实现南湖、汤逊湖、汉阳地区排涝能力倍增,城市排涝能力提升50%,“四水共治”项目全面启动;突出主中之主,加快放射线道路建设,建成雄楚大街(关山大道—三环线)、硚孝高速,进一步完善高(快)速路网;突出快中之快,超常规推进东湖绿道二期规划建设60公里,建成地铁7号线、21号线,实现沌口大桥通车和T3航站楼运行。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学云在会上发言长江日报记者周超摄
去年武汉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2.1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四(前三位分别是深圳、杭州、广州)。今年,市财政局将围绕财政收入增长8%的目标,紧盯标杆城市,努力拼搏赶超,力争地方财政收入规模跻身副省级城市前三名,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作用,大力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实行“问题销号制”
精准服务企业,东湖高新区实施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实现服务常态化和问题销号制;实施政策分类服务企业,领军企业“一企一策”,瞪羚企业个性化支持,一般企业普惠支持。去年,该区狠抓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增强发展后劲,引进世界500强项目8个。
江汉区始终突出现代服务业主攻方向,形成以金融、商贸物流、通信信息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集聚全省50%以上金融资源,包括7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和46家区域总部;中石油、中石化等五大石油巨头销售额2700亿元,占全省70%。
面对资金难题及中央出台的土地新政,市政府重点办督促各平台公司迎难而上,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指导各平台公司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拓宽外部渠道,探索PPP项目建设等多种筹资模式,地铁集团在境外发放3亿美元债券,开创省内国企境外融资先河;市城投公司实现PPP项目“零”突破。地产集团成立城发基金管理公司,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为扭转专项资金使用分散、扩大作用不明显和公开透明度不高等问题。市财政局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在统、放、转上做文章。“统”即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改革领导小组和各专项小组统筹各方的作用,确保财政专项资金向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聚焦,“放”即充分发挥各区贴近基层、了解实情、便于监管的优势,将部分适合切块到区的资金下放到区管理;“转”即对所有财政专项资金最大限度地引入现代管理观念,扭转管理使用方式,做大做实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哪里有短板难点,决策调度就跟进到哪里
去年,东湖高新区狠抓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出“智慧光谷”政务云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列入全省推广的三项改革经验之一,得到中央深改办肯定推广。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去年,该区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外贸出口等规模全市第一,其中外贸出口占全市的53%、全省的30%。
江汉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召开绩效目标调度会、重点指标推进会,落实专题调度、检查督办、过程管理、预警通报、督促整改等机制,做到弱项抓达标、强项抓突破、重点指标抓提高。该区26名区级领导挂点52家重点税源企业、54个重大项目,12名区领导在15个拆迁项目担任正副指挥长,大多数处级干部长期在拆迁、招商、维稳一线攻坚。
“哪里有短板、难点,决策调度就跟进到哪里。”市政府重点办科学规划、统筹调度、果断决策,协调推进城市建设。统筹有关智能部门主动作为,共同推进城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督办检查机制,推动市发改委,城建、规划、水务、园林等行政审批部门,在用地、规划、绿化迁移、涉湖等审批程序中积极提供指导,简化流程,提供绿色通道,限时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按照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督促各区域根据工程进度倒排征收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征地征收工作落实。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市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安排,筹集资金85.8亿元,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研发、融资上市等,着力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稳增长的措施力度超过以往任何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