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武汉今后五年最亮点 读完这篇就知道了
2017-02-03 16:14:00 来源: 长江日报

  陈一新作报告 长江日报记者周超 摄

今天,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全文在长江日报发布。不到13000字,对于这样的重头文件,已经非常精炼,文风首先为之一新。

读报告,是一门学问。抓关键词关键句,找准亮点,方能深得精髓。下面,请您对照全文,小编带您由精入深,看看未来五年武汉将要怎么干,未来的武汉将是什么样。

八个字认识现在

挑战、警醒、机遇、潜力

挑战——武汉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标兵在增多、追兵在逼近,正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发展关口。

警醒——全市上下务必警醒起来,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勇于应对新的挑战,全力以赴推进赶超发展!

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聚焦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国家重大改革发展试点落户武汉,武汉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潜力——今日武汉,产业基础、科教人才、区位交通、发展空间、生态禀赋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潜力很大。

两步走奋斗目标

翻一番,2万亿

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为复兴大武汉打下坚实基础。

“三化”内涵复兴大武汉

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

请特别理解这句话: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是复兴大武汉的战略选择,是中国梦在武汉的生动实践。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形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中的核心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显上升。

建设国际化大武汉——国际通达能力大幅提升,成为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重要枢纽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使武汉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国际知名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城市和谐共生,让绿色福利惠及子孙后代。

从“三化”到“六个更”

复兴大武汉是为了人民

我们要通过艰苦努力,让大武汉更加繁荣、更有品质、更为宜居!让广大市民对这座城市更加认同、更加自豪、更加热爱!

未来怎么干

重点有这些

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富民兴汉的重要源头活水。实施“聚商育商工程”,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在武汉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重点引进大型央企、中国民企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让武汉成为投资者的天堂。

留住大学生——加快建设大学生创业街区园区、环高校创新带,鼓励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在汉创业创新,把武汉打造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圣地”。

武汉大都市区——强化武汉“主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1+3+3”——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做精做优主城,坚持“三镇三城”均衡发展。做大做强光谷、沌口、临空副城。加快建设东部、南部、西部新城组群。注重城市战略性空间留白。

四水共治——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空间、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

滨水生态绿城——勾画出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文化功能集聚区——加快建设以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为核心,以武昌古城—环东湖和沙湖、汉口沿江—张公堤园博园为支撑的“一核两带”文化功能集聚区。

思想大解放——着力推动思想大解放,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武汉赶超发展的思想禁锢,坚决破除一切阻碍武汉复兴的体制机制束缚。

红色引擎工程——实施“红色引擎工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让每个基层党员成为全社会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

最亮眼的单独说

三大亮点区块瞄准世界一流

长江新城——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武汉长江主轴——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东湖城市生态绿心——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记住这些产业

它们未来可能改变武汉

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存储器、航天产业、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及产业创新等基地,推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

未来产业——超前布局量子通信、人工智能、3D打印、磁浮交通等未来产业。

新兴制造业——加快布局“下一代汽车”、智能家居、大纤维、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

这两个中心

将代表武汉创新和智慧能力

国家科学中心——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争创有特色的国家科学中心。

武汉超算中心——建设武汉超算(数据)中心,推动万物互联,打造具有智慧中枢功能的“城市大脑”。

这些会节

将让武汉更加“高大尚”

筹办好世界军人运动会、飞行者大会,推动“大河对话”成为国际知名文明论坛,申办更多国际性会节活动。

办好“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和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

积极发挥商会、行业协会等作用,举办系列民间资本投资大会。

扩大设计双年展、国际时装周影响,着力发展时尚产业,打造中部时尚之都。

不断扩大渡江节、武汉国际马拉松、武网公开赛的影响力,创建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民生大礼包

重点是“富民”“惠民”

脱贫攻坚——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不让一个贫困人口落下。

增收计划——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激励计划”,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拓展增收渠道,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加快增长。

双创致富——降低民间投资门槛,鼓励更多老百姓走“双创”致富路子。

住房保障——到2021年基本完成城乡危房改造、基本实现常住人口低收入住房困难居民应保尽保。

医疗卫生——创建国家级医学中心,创建国家健康示范城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老年友好型城市。

生态环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基本消除内生型重污染天气。建成百里东湖绿道,努力构建串联主城和新城的绿道网络。依托六个绿楔,建设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发展带。实施“绿化、彩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园林城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