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 赋予大武汉无限可能
2017-01-24 09:58:00 来源: 长江日报

  “一号工程”发力精准

  招商引资为赶超发展明确路径

  昨日,农业交通会场休息间隙,党代表们热烈讨论 记者胡冬冬 摄 

 昨日,农业、交通代表团会场休息间隙,徐飞攀(中)等党代表们展开热烈讨论 记者胡冬冬 摄

“武汉当前所处的发展形势,还没有到坐等择商的时期,仍需要发力招商,奋力拼搏赶超,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基础、积累后劲。”昨日,参加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党代表们表示,党代会报告将招商引资作为武汉赶超发展“一号工程”,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也为赶超发展明确了路径。

在市党代表、武汉商学院院长李作清的印象里,将招商引资列为经济发展“一号工程”的提法还是首次。

李作清曾是招商系统“老兵”。他认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武汉,必须要有更多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培育支柱产业一般有两条路,一是自己培育,二是引进。他说,这些年武汉高新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还没有在全国和全球都有足够影响力的企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走引进的路子。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把脉相当精准,目标催人奋进。

抓招商引资,是为城市发展找寻源头活水。市党代表、武汉工业控股董事长王法圣认为,城市发展和产业密不可分,城市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就没有城,更建不成市,招商引资作为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发力精准。

市党代表、江汉区发改委主任张新说,将招商引资作为抓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表明尽管武汉的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但还需要有新的增长点,要引进更多优质企业。他说,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措施,如果准备不足、办法不多,就会导致城市发展步伐不够快,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就是投资放缓。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大型央企、中国民企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

“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等“四大”,为大武汉复兴提供了产业保障。市党代表、新洲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叶娟表示,按照“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大招商要求,通过确立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目标聚焦、思路清晰。

“招商引资其实是提前为企业服务,不仅需要招商人员拼搏在前,还需要整个干部队伍一起来拼。”市党代表、临空港经开区新沟镇街办事处主任李玲说,作为一名有13年招商经历的“老招商”,听了党代会报告后,倍感振奋。

李玲说,报告中提出要推行专业招商、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聘请招商大使,强化招商激励,拓宽招商渠道等,“点到了招商引资的筋,也为现在招商引资中的一些症结开出了药方,非常务实。”

“我们很幸运,能赶上武汉创新创业的这波浪潮。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我充满信心。”昨日,市党代表、胜飞科技总经理陈雅胜告诉记者,“一号工程”必然引来众多投资者瞩目武汉,希望自己能和城市共发展,在这里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既要招商引资又要招才引智

党代表、市科技局局长吴志振:招商应该是全面招商,除了引进一些重要的制造型企业,还要招入一批高水平、占领科技前沿的科技人员、科技团队、研发机构等。武汉的发展,包括产业创新能力,才有可持续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市党代表、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韩飞: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招才引智也很重要。推动科技型人才创业,既引进培育了企业,又有利于创业富民。

市党代表、武昌区徐家棚街工委书记金光伟:武汉经济要赶超发展,需要有外来资金和重要项目进入,这样才有持续动力源。同时,不能降低招商引资标准,落后、低端产业进驻,未来就会出现结构性疼痛。招商引资一定要坚持项目引进高标准,打造品质项目,引领产业潮流。

营商环境很重要

市党代表、东湖高新区光谷中心城管理办公室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李秋萍:与一线发达城市相比,武汉在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招商引资工作中努力克服和改进,全方位响应投资者需求。

市党代表、武汉开发区商务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易山伟:过去招商引资主要靠政策吸引,现在硬件都差不多,政策也趋同,更重要的是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包括法制环境、政府办事效率等。创新招商引资,站位很重要。是站在政府角度看企业,还是站在企业角度看政府?显然是后者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贴心为企业服务,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市党代表、武汉石化总经理刘家海:招商引资提到“一号工程”重要位置,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应该出台相应的招商引资制度,给干事的人撑腰,完善担责和容错机制,捋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总的体制机制问题,以更高标准推动产业提升和发展。

创新招商模式

市党代表、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裁袁刚:开展招商引资,可以采用多种招商模式,比如以商招商,企业就是一个活广告。斗鱼公司与直播供应商基础服务、IT类等产业链联络,采取引进合作方式,提出让他们把公司搬迁到武汉来,目前已经有10多家达成了意向协议,未来将有40多家产业链公司落户武汉。

市党代表、新洲区双柳街工委书记罗新坤:央企是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重要主力军,新洲将围绕航天科工核心产业、武船重工等重大项目,进一步研究产业链形态,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链条招商,建设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本组稿件统筹:记者罗京 采写:记者张隽玮 谭德磊 徐章龙 汪文汉 刘睿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