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启动300项 “海绵城市”工程 针对性疏通渍水点
2017-01-24 06:29:00 来源: 武汉晚报

作为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武汉市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水带来的便利,也承担着水带来的各种隐患。本次党代会提出了“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的新理念。昨天,武汉晚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围绕如何开展“四水共治”建言献策。

精准疏通渍水点

武汉如何防洪水、排涝水?湖北省防办副总工程师江焱生建议,当前可以采取“应急”的措施,对去年已经发生问题的点位进行精准处理。

在具体方法上,江焱生给出3个“处方”:一方面,针对去年出现“卡脖子”现象的渍水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避免在汛期时出现老问题;另一方面,提前储备大型“龙吸水”等抢排设施,在发生洪水内涝时,能够及时调配处理,争取时间;最后一方面,提前规划好中小河流流域周边封闭的分流空间,在发生洪水时,改堵为疏,及时分流。

对最后一点,江焱生解释称,虽然分流会对部分农田进行淹没,但总体损失有限,“土地经过洪水淹没后,可以对土壤进行改良,同时补充地下水,数据显示,这样的土壤来年一般都是丰收。”

长江新城建设应考虑“水”

对于此次会议中提到的长江新城,江焱生也从水利方面给出了建议。他表示,在今后的建设中,涉及到大江大河的江滩,在规划建设时应尤为慎重,要预留行洪的空间。以长江新城的建设为例,需要以全新的规划方式进行谋划,在区域的选址上,要将“水”也作为一项重要的约束因素,与交通、环境等因素一起,同等考虑。

“若将水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长江新城选址在大汉阳片区,更能满足一系列的约束条件。”江焱生提出了他自己的两点理由,他认为大汉阳片区一方面在地域上更为开阔,远离分蓄洪区带来的限制,另一方面区域内江、湖众多,也为后期的“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可谓具备着“先天优势”。

近300项“海绵城市”工程进社区

2015年,武汉市获评为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的市城建委彭波介绍,根据《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到今年年底前,武汉市还将启动近300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所谓“海绵城市”工程,指城市像海绵一样,通过建设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凹式绿地、城区河湖水域和污水处理设施等,加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承载力,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传统模式中,城市路面追求硬化率,逢雨时力求“把每一滴水排出去”,但往往效果不佳,城市大建设时期更是容易老渍水点消除,新渍水点又生。

记者张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