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打造全球未来城市样板区
2017-01-23 07:15:00 来源: 长江日报

武汉大都市区

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

强化武汉“主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统筹产业经济、生态保护、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深入推进武汉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

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领作用,有力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一轮合作,加强与上海、重庆等城市对接,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

城市空间格局

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

做大做强光谷、沌口、临空副城

加快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

做精做优主城,坚持“三镇三城”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商务商业、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等功能。

做大做强光谷、沌口、临空副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区域辐射带动等功能。

加快建设东部、南部、西部新城组群,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加强城市设计,统筹地上、地面、地下空间开发,注重城市战略性空间留白。

未来城市样板区

亮点区块瞄准世界一流

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规划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通达能力

建设世界级地铁城市

加快推进机场、高铁站、港口等枢纽建设,在阳逻地区规划建设多式联运核心区,提升多种运输方式连通、集成能力,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家多式联运枢纽。

加快建设世界级地铁城市。

新型智慧城市

打造“城市大脑”

建设武汉超算中心,推动万物互联,打造具有智慧中枢功能的“城市大脑”。加快布局发展高速宽带和5G网络,构建智慧建筑、综合管廊、电网、给排水、公共设施等骨架体系,提升城管、交通、环保、医疗、教育、公安等智能化水平。

四水共治

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水资源、优化水空间、治理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弘扬水文化。

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实现系统、科学、依法治水。

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推行河长制,完善湖长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

巩固完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和能力。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改造城区供水管网,强化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安全。

分类推进“百湖”规划建设升级,延伸两江四岸生态画廊,加快构建全域生态水网,全面恢复水体生机活力,充分利用水下、水面、水上空间,勾画出江湖相济、湖网相连、人水相依的美丽画卷,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生态经济

创建全国水权交易市场

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服务业,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绿色物流、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创建全国性碳排放权、水权等交易市场。

文化:三镇均设文化功能集聚区

建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挖掘知音文化内涵,传承弘扬长江文明,建好历史文化名城。加快建设以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为核心,以武昌古城——环东湖和沙湖、汉口沿江——张公堤园博园为支撑的“一核两带”文化功能集聚区。

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实施武汉形象传播工程,举办武汉知音国际论坛系列活动,制作反映武汉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影视精品,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