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手的外卖,常常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假如不进行多方责任划分,就难以监管和维权。”昨天下午的政协分组讨论会上,省九三学社的集体提案关注外卖食品安全,认为点外卖有纠纷APP也应负连带责任,建议APP与商家签合同明确责任划分。
点外卖遭遇“卖家秀”和“买家秀”
打个电话、点击喜欢的食物,坐等美食上门,外卖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担忧。
“图片和实体店,简直就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家住余家头铁机路某小区的项女士非常愤怒地说。原来,昨天中午,她打开手机APP点餐。一番挑选后,项女士选择了经常吃的一家川菜馆。“图片上那个酸菜鱼做得好漂亮,看着都有食欲,一看就是大餐馆做出来的。”项女士顺手就下单了。
半个小时后,外卖小哥送餐到家。项女士打开一看,虽然不如图片,但也还将就得过去,吃完后就出去买东西。
没想到,项女士刚走到徐东二路,就看到一家跟自己中午点餐的川菜馆有着同样名字的小饭店。“大概就10平米,里面连桌子都没有,里面脏乱不堪,老板在门口地上洗菜。”项女士连忙翻出手机看,竟真是自己中午点外卖的那一家。项女士感觉自己受骗了,但又无奈是在网上点餐,投诉无门。
“在实体店吃饭,有问题可以当场沟通,但在网上点餐,实在难以维权。”项女士说。
多个APP均无“定责”合同
记者下载了几个用手机点餐的APP,发现想要成为这些APP的商家,门槛并不是特别高。除了对店家的身份认证,对店内环境的考察或是用上传图片检验,或是有专人上门考察,并没有特别严格的门槛标准。而这些APP上对店家的环境、品质等级也没有明确的划分。
“有些餐馆在‘刁角落’,我有时都很难找到。”一专门负责武昌某片区送餐的陈姓送餐小哥表示,很多“刁角落”的餐馆不仅店面小,环境设施也不是太好,卫生根本没法保证。“有次在一个汉堡店取餐,他们直接用手拿汉堡,递到我手上的时候就是冷的。”他说。
据相关部门统计,湖北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机构约有16万家。“触网”的有5万多家,武汉就有2.8万家左右。网络订餐平台上,美团、百度、“饿了么”所占市场份额达85%以上,90%是中小型餐饮企业提供送餐服务。
湖北省政协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韩鹤友是提案起草者之一。他说,刚刚实施的《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中,明确规定外售食品必须取得相关资质。但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经营场所设施简陋、食品质量无保障、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网上注册外卖店门槛较低,甚至还有可能存在无证无照的黑作坊。
他建议,法律进一步修订并细化,规定外卖APP和餐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责。如有消费者投诉,不仅要追诉线下的食品制作单位,APP作为互联网推广平台,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饿了么”、美团外卖等多家网络订餐APP。相关责任人均表示,为了保护食品安全,他们会对商户进行线上、线下审核,并对商户做抽检,顾客要维权就打投诉电话。但是“是否与商户签合同对责任进行划分”,几家公司均没有答案。
湖北光谷律师事务所龚运明律师认为,签定这个责任划分合同很有必要,网友跟订餐平台之间是一种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发生了问题,平台也应负连带责任,而具体平台与商家之间如何划分责任,还十分模糊,假如有一个合同对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划分进行约定,消费者维权可能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