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这群爷爷奶奶永远年轻 八旬老人家中办沙龙以歌会友
2017-01-13 08:28:00 来源: 长江日报

声乐沙龙成员合影记者许魏巍摄

“云雀唱着歌在天上飞,帕米尔啊,我的家乡多么美......”近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位于黎黄陂路陶德宁老人的家,刚到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的阵阵歌声。每个周六,10余位歌友就会聚在这里以歌会友,作为这场音乐沙龙的“龙主”,陶德宁和爱人邝德芬已经坚持了16年。

唱歌不用麦克风人声是最美声音

80岁的陶德宁和76岁的爱人邝德芬被大家称为“沙龙龙主”,他们为歌友们免费提供场地16年。这些年一些歌友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也有一些新歌友慕名而来,人数一直控制在20人左右,目前,年龄最长的86岁,最年轻的33岁,大多都是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年龄虽大,唱歌却中气十足。

他们唱经典的中文歌,如《我爱你中华》、《雁南飞》、《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还有英文歌,如《当我们年轻时》、《雪绒花》、《你是我的阳光》,一些歌友也偏爱日文歌、俄语歌、意文歌。“我们不是专业出身,嗓子也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兴趣让他们变成了最美歌者。”53岁的沙龙成员秦虹说,他们唯一的伴奏是一架钢琴,唱歌从来不用麦克风,因为他们认为人声是最美的声音。

沙龙是独唱的形式,成员会提前准备1~2首歌,周六聚会时为大家演唱。虽是独唱,但唱到兴起处,大家纷纷加入,一些歌友忍不住上前伴舞,会变成一场大合唱或歌伴舞。

采访中,沙龙成员关启云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们正在唱歌,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敲开了陶德宁家的门。开门后一阵惊讶,“这么动听的歌声是你们唱的吗?”他是武汉音乐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来朋友家作客,听到隔壁传来的歌声,忍不住好奇推开了门。令他意外的是,这音乐出自一群爷爷奶奶的嗓子里。小伙自告奋勇献唱一曲,唱完后却难为情地说:“今天没有发挥好,我要向你们学习。”关启云说,沙龙这16年,类似的故事发生过多次。

沙龙不仅有“龙主”还有“桌长”

“坚持1年就很了不起,为什么能坚持16年?”成员们给出的理由,总结下来就是兴趣和奉献。

他们中很多人退休后,都参加过武汉市老干部合唱团,离开合唱团后,不能没有地方唱歌。几个人一合计,决定在陶德宁家做沙龙以歌会友。为了支持父母的兴趣,两位女儿特意将卧室和客厅打通,留给歌友们更多的活动空间,家里原本没有钢琴,为了给歌友们伴奏,特意买了一架。采访当天,听说记者要给大家拍照,邝德芬便从卧室拿出十几条丝巾给大家挑选佩戴。

歌友们唱着歌,邝德芬就在厨房忙碌着,给大家烧水添茶,准备中午的简餐。“参加沙龙,一分钱不用花。我们每周轮流带包子,加上邝姐准备的稀饭和小菜,就是我们中午的简餐。”刘艳华被大家称为“包子长”,由她来统筹每周谁来带包子,“包子经济实惠,轮流带也可以免除经济上的负担。”有些歌友来时,还会带一些水果零食,供大家唱歌时分享,而这些是个人自愿,不会强求。

68岁的黄运昇,是沙龙免费的钢琴伴奏,一上午至少要弹30首曲子,谁唱什么歌,直接把谱给他,一上午弹下来,累肯定是累,“但这里氛围好,虽然没有报酬,但我弹得开心。”黄运昇之前喜欢弹电子琴,为了给大家伴奏,两年前现学了钢琴,现在越弹越好,一些社区活动也会请他去。

86岁的郑寿孚,是沙龙年龄最长的,一开嗓子,谁都猜不到,他已经86岁了。到现在,他仍然坚持学新歌,也会坚持唱外文歌,“因为担心把英语丢了”。他被沙龙成员封为“桌长”,吃饭前,他会主动摆碗筷,饭后,他负责收拾餐具,“人要爱劳动有爱心”,他乘公交坐地铁,看到疲惫的年轻人,会给他们让座,“他们上班一天,比我累。”他和记者分享他一辈子受益的一句话,来自苏轼的《留侯论》,“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记者采访中,试图猜测他们的年龄,但总是猜错,他们看上去都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有兴趣心态好就能年轻。”这是沙龙成员们的保养秘笈,“我们志同道合,互相促进,这里就是一个大家庭”。 (张维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