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空中急救网"首次跨市 111分钟十堰患者乘直升机到汉
2017-01-03 09:13:00 来源: 武汉晨报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薛宣 石志凤

昨天下午5点21分,橘红色救援直升机缓缓降落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临时充当停机坪的足球场草坪上,螺旋桨搅起巨大气流,吹得人睁不开眼。一群白大褂医生冲上前,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5分钟后,躺着病人的担架从飞机转到救护车上,抵达附近的武汉协和医院,进入救治程序。

这是湖北打造“空中急救网”以来,首次空中跨市转运急危重症病人。从十堰人民医院健康广场到武汉协和医院,仅花了1小时51分钟,这位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血管全部撕裂的男青年,与死神赛跑的胜算又多了几分。

17时21分,载有患者的直升飞机,降落在汉口新华路体育场。记者石一 通讯员刘坤维 摄

元旦突发重病,打飞的来汉急救

据介绍,病人来自十堰竹山县,名叫王静,今年39岁。元旦吃过晚饭后,王静突然感觉腰背部疼痛,左下肢麻木,浑身大汗淋漓。入住竹山县医院后,因为病情复杂、情况凶险,又于昨天凌晨3点半转到十堰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中最危险的类型,主动脉血管全部撕裂,随时有生命危险。同时,王静的心包和胸腔出现积液,病情开始恶化,必须尽快送到有条件的医院急救。

十堰市人民医院到武汉有450公里,开车需要5小时,坐动车也需要花近4小时。王静病情严重,还带着呼吸机,地面转运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十堰市人民医院是当地唯一的直升机医疗救援基地,启用空中急救成了“最优方案”。

经过多方协调,昨天下午3点半,飞机从十堰起飞。下午5点21分,在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杰和护士的陪护下,王静顺利抵达武汉新华路体育场。短短5分钟内,医护人员完成交接,将王静转运到附近的武汉协和医院。医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介绍,王静病情危重,情况不容乐观。

昨晚7点半,王静被送入手术室。截至9点半记者发稿,手术仍在进行中。

完美救援幕后有故事

“一直在电话、网络联系,现在病人平安抵达,我们终于放心了。”昨晚,等候王静做术前评估时,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杰和武汉协和医院的各科专家们也在碰头开会,总结这次完美救援的经验。

刘杰告诉记者,直升机的容量有限,但机上自带的呼吸机只适合轻症患者,像王静这样呼吸衰竭的病人还得带上专用的呼吸机,一路严密监测。下了飞机一看,与协和医院带来的呼吸机型号相同,能直接对接,“非常便捷,提高效率”。

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胡豫则称,昨天上午接到通知后,医院就开始提前做准备工作,一方面请当地医院尽可能完善检查,对接好飞机上需要配备的专业抢救药物,细致到每个氧气罐、每个安全扣;另一方面通知本院心外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做准备,只待病人抵达,就开始快速评估、手术。

“在人流如此密集的市中心实现空中救援,很少见。”胡豫介绍,这为今后推广飞机救援提供了经验。

2018年,湖北将有51个停机坪

在偏远地区突发重病,通过直升机前往大型医院救治,还可在飞机上接受院前急救。这样的空中急救方式,武汉自2002年就开始尝试。但自王家墩机场停用后,武汉暂无规范达标的直升机停机坪,天河机场也不适合长期停放直升机,空中救援一度“停摆”。2006年,在完成4年13例转运任务后,武汉暂停空中急救服务。

2016年10月,湖北着力打造“空中急救网”,重启直升机救援。根据计划,将在省内17个市州和2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修建停机坪,至2018年底前,在省内修建51个标准化停机坪,数量在全国居首;至2020年将布局17架救援机,空中医疗救援服务将成为常态,市民拨打120即可预约空中救援。

目前,武汉已规划有多个直升机起降点,分别为武汉市急救中心(起降点位于金银潭)、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起降点位于蔡甸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起降点位于东湖高新区)等。武汉协和医院表示,该院正在建设的新外科楼上,也规划了标准化停机坪,今后可以直接让直升机将病人送到医院楼上,更便利。

患者被抬下飞机后,紧急转移上急救车。记者石一 通讯员刘坤维 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