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批第一书记月底前驻村 此前已选派两批623人
2017-12-25 08:44: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北京第三批第一书记月底前驻村

要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导入所在村;此前已选派两批623人

北京市区持续选派第一书记,确保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低收入村全覆盖。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本月底前入驻。

北京市村第一书记工作会日前举行,会议总结交流全市第一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动员部署第三批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首批驻村书记两年令7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转化提升。

仍有数百个村待帮扶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北京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上坚强有战斗力,但也存在问题,有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虽经多次整顿仍难摆脱落后状态,全市还有212个市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有的村党组织负责人素质不高,全市村党组织成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4.2%;党员队伍老化,农村党员中60岁及以上的占45.4%,等等。

据介绍,全市仍有234个低收入村和117个发展落后村;农村人居环境与中央要求的“干净、整洁、有序”目标相比还有差距等。这位负责人表示,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北京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同时,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也是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在农村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

要求多渠道带领村民增收

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要求,第一书记要更加突出政治功能,建强基层组织。2018年,全市将开展村居同步换届。第一书记要帮助所在村党组织做好提前谋划,摸清村情民意,储备后备人选,排查矛盾纠纷,为村“两委”换届选举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突出精准帮扶、促进增收致富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使命。会议要求,第一书记要将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导入所在村,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村,要打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态牌”,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在为民办事服务方面,会议要求第一书记突出方式创新,确保群众意愿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困难在第一时间解决。

今年,北京市级层面从留存的补交党费中划拨8000余万元,用于支持保障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同时,会议还要求各涉农区、各乡镇也要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加大对第一书记的支持力度,强化对第一书记的支持保障。

已提升7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2015年以来,北京市分两批选派了623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到发展落后村、软弱涣散村和低收入村担任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任期两年,第一批407名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已经结束。北京市日前举行的工作会上的统计材料显示,这批第一书记在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帮扶、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7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得到了转化提升;协调资金9.8亿元,引进开发项目245个;帮助实施险村搬迁14个村、3352户,新建改建民居3922户,维修道路、硬化路面2529.5公里等;实施疏解整治项目407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483个。

与此同时,各派出单位调研指导结对帮扶村2061次,走访慰问村民2.4万户,提供和协调经费支持1.3亿元。

■ 人物

密云西庄户村 书记刚上任村民就上门

西庄户村是密云水库移民村,也是全区有名的“上访村”。

两年前,第一书记亓建强一上任,就有三五成群的村民天天来村委会,有的要钱要物,有的要求解决矛盾和纠纷……不马上解决,就堵门不让办公、不让吃饭、不让回家。

在区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帮助指导下,亓建强真诚热心地做好群众工作,灵活果断地处置问题、化解矛盾。2015年底的一天,天非常冷,亓建强在区政府大门口劝说上访村民5个多小时,让不少村民很感动:“我们到区纪委反映村干部的事,让您跟着一起受冻,真是过意不去。”2016年5月初,50多位村民到区政府上访,亓建强现场劝导,8个小时没喝一口水、吃一口饭。

经过反复耐心调解,三个较大规模的上访群体,现在已经解散;个别缠访村民,通过协调民政部门和镇党委妥善处理后,全部稳定下来。目前村内上访事态基本得到平息,没再出现群体上访事件。

延庆石峡村 光伏设备进村给村集体增收

归国博士常昊,是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第一书记。

石峡村地处山间,四面被长城环绕,村民人均年收入一万元,脱贫增收是首要难题。

为帮村民增收,常昊请出自己的派出单位京能集团做“后援团”,在村委会屋顶上安装了一个5.4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它能直接把光照转化成电能,既解决了村委会用电,余电还能上网销售,一年收益近7000元。常昊还将在村里两条观光长廊顶部安装光伏,预计上网销售一年产生的收益大约为10万元。设备使用寿命25年,可以给村集体带来一笔稳定的收入。

常昊还把书上美国农村种有机菜的经验搬进了村。在20厘米深、1米见方的种植箱中,铺上科学配比的土壤,以网格作为隔断,每个网格种上白菜、胡萝卜、番茄、洋葱等家常菜,这叫做“一米生态菜园”。成本小、维护量小,收成却是同等空间传统菜园的5倍。常昊列好尺寸、选好材料,去建材市场寻找专业师傅做好种植箱。研究土壤成分,他找来原料自己动手配。为了凑够土壤成分中的有机质,甚至找养羊的村民拉来一车羊粪,从没干过农活的他和村民们一起配好了一拖拉机的有机质土壤。将种植箱和有机质土壤挨家挨户送给村民时,大伙对这个博士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怀柔庙上村 “我们舍不得让他走”

今年11月,一封村民联名挽留信送到了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第一书记张家余的面前。

庙上村位于半山腰,仅有160多口人,“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太落后了”。从市金融局来村不久,天冷结冰了,村民吃水问题横在张家余面前。第二年,他几经奔走,筹资20余万元为村里修了水坝,村民来当小工,既解决了冬天吃水问题,也给村民带来收入。

今年,张家余再次筹款60万元,为村里重新修建了马路。他还联系企业收购村民滞销的红果,给村民带来了8万元的收入。

两年转瞬即逝,村民王桂民送来集体签名的挽留信:“第一书记为我们村做了这么多实事好事,我们舍不得他走。”

“无论我是去是留,这都将激励我更加奋进。”张家余说。(记者 沙雪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