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互照出怎样的时代风景
2017-07-17 08:46:00 来源:新华网

大学“最后一课”,一个将被返顾一生的时刻。在这个时刻被授予的赠言,也常常会如灯塔一般,照亮很多年轻学子前行的路。

也许正因如此,每到毕业季,那些将在“最后一课”领衔发言的师长、嘉宾,总是铆足了劲,不敢懈怠。而他们不说什么、说了什么,不仅受到公众的关注,也是对时代流变的一种忠实记录与回馈。

他们的演讲,可以给身处“课堂外”的更多人,带来哪些思考?本期《解放周一》试做梳理。

被反复讨论的命题之一

  用什么时光坐标回首来路

如果说,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那么,能否感受到历史对于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意义,是一个人是否在精神上进阶的重要基础。当学子即将开启人生新章,尤其大部分即将开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人生,师长言辞、讲述中的历史感显然格外重要。

历史感的传递,通常通过“讲故事”和“言传身教”完成,包括让听者感受到时代演进的脉络,从而对自己的来历和去向更为明确,也包括,为他们提供一个特别的坐标,供他们在时光隧道中驰骋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力,从而在意义世界中收获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用什么时光坐标来引导学子思考人生?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引驰教授为各位2017届的毕业生们,选择了“1917”这个时间坐标。

100年前的6月,刚结束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业的胡适从美国东部西行,穿越北美大陆,抵达加拿大的温哥华,6月21日登上“日本皇后”号轮船,开始他的返国之旅。7月5日船抵日本横滨,胡适知道了国内张勋复辟的消息。待7月10日到达上海,复辟已经收场……

陈引驰之所以复述这样一个历史场景,是为了说明:一百年前发生在胡适身上的情形,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在现代中国,个人事务与整个国家的交错。胡适无法决定自己投入一个怎样的中国,但他最终以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不断尝试,多少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形象。由此,陈教授勉励在座的学子,“无论面对怎样的困扰,最终路会向前延展。我们不能决定最近的未来如何,但我们应该可以为真正的未来努力。”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此番北京大学为201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请来了一位四十年前踏入北大校门的“老学长”、知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兆光。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那一年冬天,来自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亦改变了青年葛兆光的命运。

那一年,28岁的他已“辍学”十多年,“和现在博士毕业的年龄差不多”;从1966年初中毕业起,就在县城的街上无所事事地游荡,接着下乡插队在苗寨做过瓦、在猫洞挖过煤、在集市上卖过柴。

可是,在这个典礼上,葛兆光要由此说给后辈的,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命运,而是坦言,直到进了北大之后,他才渐渐感觉到,跨进北大之门,跨入学术世界,给自己身上压下了怎样一个沉甸甸的责任——如果你不在这里扩充你的知识、提升你的境界、思考你的问题,你就没法在国际学界“华山论剑”;只有看第一等的论著,做第一等的题目,和第一等的学者过招,才能成为第一等的学人。

对中国学术现状并不乐观的他直言,“如今这个时代还很让人困惑,无论是个人、国家还是世界,好像都处在变动之中,未来都还有些混沌不明,往前走的路还很崎岖,还需要艰难地摸索”。但“你们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智慧,我真心希望,你们会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答案”。

同样是毕业多年的“老学长”,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了26年之后的著名作家莫言,给“学弟学妹们”回忆起自己毕业典礼上的场景:典礼伊始,学校领导告知,就在两个小时前,海湾战争爆发了。这让青年莫言从此牢牢记住了自己毕业典礼的日子。

莫言感慨,这26年来,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发生了更巨大的变化。而未来26年,或者今后更长一段时间,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还将更巨大,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也会更令人兴奋、激动。由此,他向学子们抛出自己的提问:在这样一种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要如何去适应?

回望自己26年来的人生历程,莫言说道,“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但很多东西永远不变……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生活中,爱国之心永不变,敬业之心永不变,诚信之本永不变,友善对人永不变。”

上述三位致辞者的言说虽都是讲给毕业临行前的学子,具有循循善诱的意味,但对课堂外的我们,何尝不是一种珍贵提示:我们都从历史中走来,看清来路,才能更好地开启未来。

被反复讨论的命题之二

  “远航”中如何有“远见”

不知从何时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句歌词,走入了很多人的心灵深处。也让“远方在哪里”成为敲打很多困顿灵魂的问号。远方在哪里,在临行送别时分,无论是学子问师长,还是师长问学子,如此自然,又如此不可或缺。

面对即将开启人生远航的学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寄语:你们要经常仰望星空,在毕业后还要低头望自己的脚下,脚踏实地工作;不仅要做有文化的人,还要做文明的人,做社会精神文明的表率。他引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话勉励今日的学子,“让我们用少年的心灵去唤醒我们的民族,唤醒全人类。”

面朝远方,“愚人”和“笨人”的边界在哪里,亦成为这个毕业季颇发人深省的一项议题。

临近89岁高龄、出席汕头大学毕业典礼并致辞的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希望学子们不要做总希望“赢在起跑线”上、却“常常抱怨,被制度营役、被繁文缛节捆绑、被不可承受的期望压至透不过气”的“愚人”。

“在高增长机遇巨浪中,愚人见石,智者见泉。愚人只知道‘为’,而智者有愿力。”希望大家练就时时刻刻灵敏、快知快明,有独立思考悟力、能运用想象,把现实、数据、信息组合成新的“基本功”,做人工智能时代的“驾浪者”。

对“笨人”做出深度阐述的,是著名作家刘震云。他说,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最缺怎样的“笨人”?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他想起了“把麦子从这头割到那头,一米七八的大汉也比不过”的外祖母,和做的箱子在周围40里卖得最好的舅舅。

他曾问外祖母,为什么你割得总比别人快?外祖母回答,自己其实不比任何人快,只是三里路长的麦堂子,她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她无非是在别人直腰休息的时候割得比别人更快一点。

他曾问舅舅,你的同行说你毒,你的顾客说你好,你到底是什么人?舅舅说,别人说你毒、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一个好木匠,唯一使他能成为好木匠的缘由是: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他花六天时间,比别人做得更好;他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喜欢闻做木匠活刨出来的刨子花的味道;看到松木、柏木、楠木,他会想,这要是给哪家即将出嫁的姑娘打个箱子该多好; 看到杨树,他会想,杨树不成材,但可以打个小板凳。

面对即将开始在另外一个大学——“人生大学”起步的青年学子,刘震云提醒,世界上因投机和走近路成功的人不少,但“他们得到的利益只对他们自己好”。而“远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特别缺的东西,它对我们这个民族,“如大旱之望云霓,如雾霾之望大风”,鼓励大家做有远见的“笨人”。

关于“笨人”“愚人”的讨论并不会因为这个毕业季的远去而消逝,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想必会对真正值得去过的人生、真正值得去走的路、真正值得珍视的“稀缺”之物,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与理解。

被反复讨论的命题之三

  “做自己”的真意

如今,“做自己”这个信条频繁出现在各种消费品的宣传广告语中,渗透在各种现代生活的观念中,但究竟什么才是“做自己”的真意,认真思考过的人并不多。也许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多位师长在毕业致辞中提到了自己对“自我”、对“尊重”、对“尊严”的理解。

不到4分钟的演讲时间,9次被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的掌声打断。北京大学教授饶毅,用535个字的致辞,勉励学子“做自己尊重的人”。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会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 还可能会在遇到小难大灾后,知道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

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这不是: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怜,而是: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作为生物科学家的他,祝福即将远行的学子,在“退休之日,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迟暮之年,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愿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北京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对“自尊”的阐释亦发人深省——

“自尊是成就伟大的起点。自尊就是尊重我们内心的那个伟大的灵魂,同情心,同理心,对家人的热爱,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开车礼让斑马线上的行人;开门不抢行,甚或帮后面的人把门拉住;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理性,不卑不亢;做生意的时候,不是想着如何寻求官员的保护,而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不违规、不越矩,做一个好人……你在做这些的时候,如果不是因为法律的要求,而是因为内心灵魂的驱动,那你就实现了自尊。”

姚洋还请学子们相信,自尊会向社会释放善意。“你的自尊还会唤起他人的自尊,他人又会影响他人,这个社会也因此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为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俞可平则在他的毕业致辞中进一步直言,“对于我们政管人来说,仅仅追求自己的尊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帮助身边的其他人去维护他们的尊严,要努力通过推动社会的进步,去维护所有人的尊严。”他希望同学们在毕业后,把尊重平等地给予每一个人。“要努力去推动社会的政治进步,只有在民主法治的条件下,每个人的尊严,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维护和保证。”

当学者们走下讲坛,读到同行们纷纷发出对“自尊”“尊严”的阐释与呼吁,想必会心有戚戚焉吧。而对于更多在课堂以外的听众而言,当一些关键词被一再提起和讨论,不可不说,是一种不应被忽视的提示。提示的是,在当下社会,某些非常珍贵的东西,稀缺了,薄弱了,应当引起更广泛而深刻的重视。

当然,道理讲得再多,要想有任何一丝改变或完善,社会各界的携手努力才是最最重要的。如是,毕业致辞在记录下时代真实图景的同时,才能催化、延展出更多真正可以改变现状的力量。(记者 柳森)

◇链接◇

  大学校长们最爱哪些“高频词”

■王鹏志

近期,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对今年116篇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进行了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筛选。分析结果显示,“祖国”“学校”“创新”“科技”“担当”“情怀”“坚守”等,均为高频词。

梳理致辞中的高频词还可以发现,大学校长们大多从“立志、创业、做人”三个方面,对即将踏入社会的青年人提出殷殷期望。

立志:心系祖国,不忘初心

据统计,在116篇致辞中,“祖国”出现426次,“情怀”出现171次。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在寄语中提到,作为青年一代要心系祖国,要把个人的抱负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放飞梦想、施展才智。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寄语毕业生要“永葆一颗‘中国心’,主动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嘱咐毕业生“凝筑人文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兰州大学校长王乘希望毕业生“怀中国梦”“立世界志”。

每一所高校都有其多年积淀形成的校风,代表着一所高校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身为一校之长,自然希望本校的学生勿忘母校、情系母校,尤其是要秉承校训、弘扬校风,传承母校的基因和精神气质。于是,可以明显看到,致辞中,“学校”出现479次,“母校”出现416次。其中,51篇致辞的第一关键词为学校名称或简称,校史、校训被多次提及。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致辞中直言:“自觉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拒绝浮躁。”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寄语毕业生:“希望同学们始终秉承朴实、扎实、务实的山大品格。”沈阳大学校长李峰要求学生“牢记校训,善言善行”。

不忘初心,也是各大学校长反复叮嘱的话。致辞中,“坚守”出现154次,“初心”出现94次。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在致辞中通篇论述初心,“初心是源于追逐梦想的决心,是源于勤勉实干的恒心,是源于敬畏规则的诚心,是源于忠于自我的真心”。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寄语毕业生:“在变革的时代,更要不忘初心,执着坚守,这是一个人前行最坚定的力量。”

创业:善于创新,勇于担当

“创新”在致辞中出现252次。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认为,创新是一个人知识素养、风险意识、决断能力乃至人格魅力的综合展示。他希望毕业生“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保持创新的动力和激情”。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寄语毕业生,大力弘扬“创造、创新、创业”的精神,努力推动新技术的突破,催生新产业的变革,带动新业态诞生。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则提出,南开人要努力增进“创新创造之能”。

今天的世界正在迈向科技时代。“科技”在致辞中出现131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词,纷纷出现在校长们的讲话中。他们勉励学生关注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牢记科技强国、科研报国的使命。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李林希望学生“把握技术进步的发展脉搏,去做信息变革时代的弄潮儿”。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提出,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和变革。

“担当”在致辞中出现209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王永生在致辞中讲道:“任何民族的崛起、国家的昌盛乃至世界的和平,都离不开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提到:“我所理解的华中科技大学学子,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而是‘一叶一枝总关情’的情怀者,‘铁肩担道义’的担当者。”

做人:懂得感恩,以诚待人

常言说,做事先做人,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事业就做多大。学校是育人的地方,如何做人是校长致辞的必答题。

华侨大学贾益民校长的致辞开宗明义指出,毕业生要做好人。“我希望同学们首先要选择做好人。只有选择了做好人,做好事,交好友,才会收获幸福快乐的人生。”

“感谢”“感恩”在致辞中出现214次。“感恩社会、国家”“感恩父母、老师”“感恩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被多次提到。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讲,感恩是一种素质,有了感恩,你可以居以敬心,善待同行; 你可以细细体味,感受身边所有的爱与感动;你可以尽己所能,回报社会、回馈他人。

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引用了霍金的故事。有人问科学家霍金:“病魔已将您永远固定在轮椅上,您不认为命运让您失去太多了吗?”霍金微笑着敲击键盘写道:“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的亲人和朋友,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对此,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送给毕业生3句嘱托,“以笃学之心与时代同行,以诚敬之心与他人相处,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姚书志的致辞通篇讲诚信,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诚实、对他人诚恳、对国家和社会诚信”。

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懂生活、会生活,是丰富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面。致辞中,“理解”“温暖”“真诚”“积极”“执着”“格局”“健康”等关键词,体现了校长祝福学生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生活。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希望学生们“追求简单而丰富的生活,能够踏实而浪漫地工作”。西北政法大学贾宇校长叮嘱学生,健康的身体是幸福人生的基础;离开健康的身体去说事业、金钱、爱情等,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人成才需要具备多种品质,比如立德、学习、自信、奉献、吃苦等,这些在校长们的致辞中均有涉及。只不过,从高频词中梳理出的上述“要素”,相比之下更加凸显。(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