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情急、汛情猛、灾情重。
6月20日以来,江西连续遭受多轮强降雨侵袭,造成450多万人受灾,近56万名群众被紧急转移。
洪灾肆虐的危难关头,江西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大风、大浪、大雨中带领群众积极抢险救灾,在洪峰浪尖闪耀出党性光辉。
“我们都出不去,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6月24日清晨,下了整夜的大雨,丝毫没有减弱。奉新县百丈山冷水井林场党支部书记蓝炳荣,突然听到屋后山洪咆哮,立即拉着儿子从家里撤出来。洪水很快打着漩涡扑进来,家里的东西被冲得七零八落。
“雨再这样下,恐怕要比去年受灾更严重。”蓝炳荣意识到灾情的严重性。同时,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通往茶坑组的道路被大水冲毁。挂断电话,蓝炳荣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通知村组干部立即排查安全隐患,转移群众。
顾不上家里,交代妻子赶紧带着儿子撤离后,蓝炳荣赶往白茅埚组,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通往茶坑组的石桥被冲毁,手机全部打不通,茶坑组50余人与外界失去联系。24日晚,湍急的洪水阻断道路,夜色中找不到合适的山路,蓝炳荣等人只能返回村部。
25日一早,雨势渐小,蓝炳荣等人连忙赶往茶坑组,抓着石块树枝,在高山密林里摸爬了近4里山路,2个多小时后终于赶到茶坑组。村民们惊讶地问:“这么大的雨,路都断了。我们都出不去,你们是怎么进来的?”
来不及多说,他们赶紧向茶坑组村民了解灾情困难,之后马不停蹄地往外赶,当天就将灾情报了上去。获悉情况后,县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此次奉新县遭遇百年一遇的洪灾,冷水井林场受灾最严重,转移安置群众28户79人,百姓无一人伤亡,衣食住行得到保障,比预期提前三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每天至少10小时,连续3天半
大雨下了一整天。6月30日凌晨,大部分村民已经入睡,南昌县南新乡九联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平躺在床上睡不着。这里是鄱阳湖滨湖防汛重点区域,虽然认真做了准备工作,李永平心里依然忐忑。
零时30分,手机铃声猛然响起,是乡政府的防汛紧急命令。李永平迅速穿好雨衣雨鞋,拿着手电筒,骑上电动车,朝1.5公里外的赣江大堤驶去。短短几分钟,村里党员干部6人集结完毕,沿着大堤巡查起来。
雨越下越大,李永平拿着手电筒走到堤边照向江水,“水位越来越高了,得赶紧采取措施。”光线太暗,看不清堤面,6位党员干部每走一两步,都要停下来仔细观察,确保堤坝没有泡泉渗漏。来来回回走了几遍,天色已经发亮,李永平的衬衫早已湿透,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
防汛经验丰富的李永平心里清楚,接下来要在堤坝上清除杂草。天空下着瓢泼大雨,李永平背起割草机,带领大伙儿一起奋战。每天至少10个小时,3天半时间,堤坝周边杂草终于被清除干净。这时候李永平才发觉,脸破了,手破了,脚也破了。“作为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就应该冲在前面。”李永平说。
“我们会一直坚守现场,直到险情完全解除”
7月5日,九江市濂溪区高垅乡青山湖圩堤突发管涌群险情,随时有溃坝的危险。参与防汛抢险的武警水电官兵迅速组织兵力,携带相关装备奔赴灾情现场。
管涌群附近水位不明,急需摸清水下情况。“谁水性好,有把握下水?”大队长李耀问道。几名老党员率先站了出来。“同志们,跟我来。”李耀卷起裤腿大吼一声,率先跳入齐腰深的泥水中。在党员带领下,水电官兵们连续奋战7个小时,管涌群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7月5日18时,鄱阳县油墩街镇常务副镇长朱建坤和荻溪村第一书记徐宗一,带领队员在崇复圩巡堤查险,突然听到堤坝荻溪段不断传来流水声。靠近一看惊出一身冷汗,一处直径约30厘米的管涌正不断喷出泥浆水,并且水量越来越大。
“发现紧急情况,抢险突击队马上集合。”朱建坤拿出手机向崇复圩指挥所报告情况。一声令下,50名正在吃饭的民兵队员放下盒饭,迅速集合完毕。
荻溪村、港湖村等村50余名群众带着工具自发赶来,与突击队员一起奋战两个多小时。此时管涌流水虽然明显减少,但仍然带着大量泥土。“围堰还需要加高半米,才能进一步控制险情。”水利技术人员说。
这时荻溪村防汛物资已经用完,另一个防汛物资点的材料短时间很难运进来。崇复圩的背后,是4000多名百姓的家园和5000多亩良田。村民黄尾香说,“我家离这里最近,时间来不及了,去我家菜地挖土。”
在手电照明下,大家挥汗如雨,齐声喊着口号,一袋袋地运送土袋,加固堤坝……
险情得到了控制,大家没有丝毫松懈,继续坚守在圩堤上巡查。浑身泥土和汗水、双眼布满血丝的徐宗一说:“我们会一直坚守现场,直到险情完全解除。”(记者 魏本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