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科院专家:雄安未来交通网轨道交通应优先
2017-07-09 08:48:00 来源:新华网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赵弘

7月6日,北京开往雄安新区的首趟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发车,80分钟后抵达白洋淀高铁站。结束了北京没有火车直达白洋淀的历史。今后,每天将有2对动车组往返于北京和雄安之间。

未来雄安的交通应呈现出什么样的格局?交通先行后,雄安未来的产业发展又该走向何方?雄安传统产业要不要保留?如何能抑制住雄安新区房价的过快上涨,不给投机者钻营的缝隙?白洋淀生态如何修复?如何打造雄安新区优美的生态环境?为此,新京报记者对话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

新京报:近日,北京至雄安新区首次开行了动车组列车,到白洋淀站,这是否意味着雄安的高铁网正式拉开?

赵弘:雄安未来交通网络应该比较发达,它的交通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它的核心区域,应该建立以地铁为主导的轨道交通,保证区域高效运行并具有较强交通承载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核心区连接容城、安新和雄县以及未来重点发展板块等组团之间的通达性,特别是对于核心区周边的未来发展的组团,要预留轨道交通的路由。第三个层次,就是它到北京、天津、保定等更外围城市,特别是与北京的快速交通联系,也应该是轨道交通优先。

【产业发展】

存量升级和增量引入“两条腿走路”

新京报: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不同的地方是,雄安身处内陆。那么雄安的发展靠什么带动?

赵弘:雄安新区的发展是一种顶层设计,在这种顶层设计下,会形成很强的对人才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雄安新区的发展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些非首都功能的承接,通过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不断浓厚。第二个阶段,随着各种要素的集聚,逐步形成自身创新的原动力,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高地,吸引全国、全世界更多的要素集聚。

新京报:雄安新区未来应该集聚什么样的产业?

赵弘: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应该是存量转型升级和增量引入再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引入高端,通过总部企业,特别是总部企业设立的公司,植入科技创新的功能,包括一些大所大院研发能力的空间移动和增量的培养。

另一条腿,要让已有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是努力实现“三化”。第一个是“园区化”,对分散小企业清理和归置,进入工业园区发展。第二个是“组织化”,通过入园,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往往也是污染重的被淘汰,一些大的企业通过并购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企业,提高组织化程度。第三个是“技术化”,通过技术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这样,一方面解决当地就业,保障市民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污染,减少对白洋淀的环境压力。

【房地产】

防止过度增值引发房地产投机

新京报:设立雄安新区消息公开后,一大批“炒房团”开始观望,如何防止雄安新区房价过快上涨?

赵弘:为防止房地产暴涨,遏制是必要的。我认为改革政策设计有两个要点, 第一,让在雄安发展的人有房住,刚需的供给与需求要有效无缝衔接,防止它们之间错位,防止泡沫进入,这是最核心的。

第二,有人说,“在雄安工作的人将来退休后回老家去”,我不赞同这种说法。要给雄安新区的建设者和在这里工作的人一个稳定的心理预期,以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我觉得可以以租代售,前期先租,能力够了再购买。如果有特殊原因离开,房子进入市场,政府可以介入优先购买再出售给后续有需求者,可以学习国外经验,控制好增值部分,防止过度增值引发房地产投机。

让刚性需求得到满足,让投机需求没有缝隙,也就是让住房回归到居住功能上,这应该成为改革的目标。(记者 王硕 邓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