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健身体系建设成城市治理新考题
2017-07-08 08:45: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公共健身体系建设成城市治理新考题

全面健身观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去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这一计划,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须全面推进。

全民健身大潮涌动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从长远来看,我们在城市规划管理中需要增加健身的公共空间的供给和应用。在城市化早期,我们主要解决居住的问题,住房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今,对于城市的老居民而言,住房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于是有一些改善型的需求如对健身场地的需求,也要得到满足”。

“面对社区居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新的需求,包括健身和娱乐的需求,产生了广场舞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我们需要增加相应的公共空间,尤其是室内健身空间。”杨宏山说。

场地紧张引发矛盾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意见》,其中指出,支持老年人开展文体娱乐、精神慰藉、互帮互助等活动,鼓励和支持为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因地制宜配备适合老年人的文体器材。引导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开设老年阅览区域,提供大字阅读设备、触屏读报系统等。

“健身场地过于紧张会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不同人群健身的需求都不一样,在时间节点上就会产生冲突。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马上增加城市公共健身空间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需要通过管理来改进公共空间的供给。”杨宏山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投入巨资修建的大型体育场馆门可罗雀,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地明显不足;中小学体育设施老旧,可是文化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投入资金用于修建所谓体育公园。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导致体育文化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社区居民却不得不为寻找健身场地而发愁。

“管理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于现有公共健身空间要予以更高效率的利用,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以及时间上的差异,同时,需要做一些协调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也要相互协商、讨论,要提高协商议事能力,要坚持自主治理的方向,通过不同社会群体表达各自的诉求,这样一种协商对话的方式,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进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这是在公共健身空间短时期内无法显著增加的前提下,为了化解矛盾必须采用的一种办法。”杨宏山说。

杨宏山认为,社区的公共空间实际上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社区有居委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公园等场所也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对于健身空间紧张引发的矛盾实际上负有化解的责任。基层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在这方面应该积极协作,提供协商、讨论的公共平台,每个社会群体都可以派出自己的代表,参与协商、讨论,化解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完全化解矛盾冲突,也要尽可能缓和矛盾冲突。

统筹教育健身资源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

同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还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并在2020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乔新生认为,可以建立统一的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将分散于文化、科技、教育和体育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集中在一起,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统一使用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提高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今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学网点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到教育的需要,也要考虑到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尽可能地把教育设施、社区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中小学建立适合居民使用的健身场所,一方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中小学的办学水平。

“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社区管理的需要,把社区服务中心、科技文化中心、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社区中心小学修建统一的体育场馆,学生放学后,可以打开校门,让社区居民进入中小学从事健身活动。从而使中小学成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乔新生说。(记者 杜晓 实习生 涂陈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