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讲,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稳中有变。“稳”是题型稳定,经过2013、2014的两年调整,2015、2016的两年沉淀,2017年的试卷在试卷结构稳定的基础上稍作调整和创新,可以说也是应有之义。“变”是内容创新,在各个模块的题型限制下,增加了部分主旋律的内容。
一、社科文阅读:人文与科技结合,理解与运用兼顾
2015、2016两年的社科文阅读都考查了科技类的选材,而2017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选择了“文物的展示与保护技术”这一题材,可以说是一个兼顾“人文与科技”的角度在题目上,将两个语言基础题合为一个,增加了成语、诗歌与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起来考查的题型,更加灵活,可圈可点。
另外,这次的三个材料中有两篇来自人民日报,其中一篇还是领导人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讲话。这也提示各位考生关注时事热点的重要性。
二、古诗文阅读:宋代诗文再入宫、山水田园成常态
今年的文言《秦废封建》是苏轼的一篇议论文。一方面,这反映了近几年“人物传记淡出高考”的大趋势,另一方面,这也是北京高考偏爱宋代作家作品的一个体现——2013《宋史·曹彬传》,2014的《偃虹堤记》,2015和2016的诗歌,都是宋代的文学作品。
诗歌考查了王维的山水诗,这也延续了前两年的风格。赏析题同样是多材料的比较阅读,难度不大。
三、文学类阅读:题材重复,题型综合
大阅读《根河之恋》是一篇以河流为重点的抒情性文化散文,这是北京自主命题以来考查最多的题材类型——2016《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2015《说起梅花》,2013《浙江的感兴》等,都是或写景、或状物的抒情性文化散文。
题型上,2014年以前,北京高考的阅读题都以概括、理解、评价为主,2015、2016两年加入了更多赏析的要求。而2017年的题型则综合两者,把概括和赏析的要求结合起来考查,比例更加均衡。
除此之外,大阅读最后出现了一个和名著阅读有关的选择题,与文章内容联系不大,应看作名著阅读考点的具体体现。
四、名著阅读与微写作结合
虽然自2014年起,名著阅读就已经在高考题里有所体现,但2017是首次明确划定了名著考查范围、《考试说明》给出样题的一年,因此,今年的试卷中名著阅读究竟会以怎样的形式考查就格外引人关注。
其实,无论是在各区一模还是在一些高中自己命制的模拟题中,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则不过是一个略作变化的描写抒情性文段,应务力于优美动人。
五、作文:延续原有命题风格,反映核心价值观
题型上,今年的高考作文仍然保持微写作三选一、大作文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大作文也延续了前两年“命题作文为主,议论文、记叙文分开,记叙文强调想象”的大趋势,可以说中规中矩,难度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大作文命题着力体现了对核心价值观的关注。
“纽带”无疑是一个与集体、社会乃至国际局势都有着密切关系的话题,学生要么对于家庭、班级的和谐有所体悟,要么对一带一路的战略有所了解,方能写出具体充实的文章。
“为共和国拍照”则是一个想象类的命题作文。与前两年的作文相比,想象未来的祖国是一个既有依据、又较开放的要求——不像“心中的英雄”那样已成过往,也不像“神奇的书签”那样天马行空。在写作中,学生应注意以小见大,在想象的场景中设计具体的人物和情节,不能把作文写成一篇空洞无味的赞歌。
总体来看,2017年的高考主要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北京的试卷结构经过多年的探索、创新,终于趋于稳定,不会再有太大的变化;二是高考更多地要求学生具有时代的、国际的视野,能够对看似泛泛的大道理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其实,如何在同样的话题中写出个性化的思考和表达,是未来每一个考生都要去思考的问题。(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张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