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是生育高峰期,预计全国每年出生人数2000万左右
建档难:“二孩潮”的一道坎
新年前后是二孩出生的高峰期。图为在安徽省阜阳百佳妇产医院病房内,5岁的凡若雯来看元旦出生的小妹妹。王彪 摄
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至今已满一周年。“全面二孩”是继“单独二孩”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政策落地后,我国人口出生走向如何?遇到了哪些新挑战新问题?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二孩政策一年追踪”系列报道,近距离探问“全面二孩”给中国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影响,敬请关注。一年间多出生100余万人,产科床位紧俏
2016年出生人口预计超过1750万,大致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与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时的预判基本吻合
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第一年,加上又是猴年,孕妇比往年要多。找熟人、半夜刷屏挂号成了不少孕妇建档的方式。北京市朝阳区某事业单位职工杨女士找了人,才在一家知名大医院建上档。在北京某医院挂号大厅,一位怀孕约7个月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是半夜在微信上挂到号的。
月嫂、月子中心也跟着火爆起来,价格水涨船高。记者在医院旁边找了某家政公司,接待人员说,月嫂价格从8800元到15800元不等,全都有证,金牌月嫂价格最高。一家位居北京东五环的月子中心,价格为68000元,工作人员称这个价格在业内只能算中等水平。
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三甲产科专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的分娩量一直高居榜首。在过去的一年里,医院每月迎来1200至1400名新生儿,12月份出生人数最多,2016年全年分娩量比2015年增加22%。
1月5日,该院开设南院区,将大部分妇科业务迁至南院区,腾出空间给产科。据院长助理徐铭军介绍,该院此前已腾挪部分闲置新生儿科、与产科有关的急诊科床位50张,每月增加300名建档名额。招聘、抽调人员充实产科,建立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和团队,全方位应对生育高峰。
据统计,2015年11月以前,北京市每月孕妇建册人数平均不超过2万人。2015年12月起,连续数月建册人数在3万人左右。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市医管局局长于鲁明介绍,市医管局推动北京友谊医院等12家市属助产机构调整增加产科床位340张。
北京只是一个缩影,去年各地二孩相继出生,带动全国出生人口比2015年多了100万人以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透露,根据计划生育、住院分娩统计和各省出生人口与孕情资料综合研判,2016年出生人口将超过1750万,大致相当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与全面二孩政策出台时的预判基本吻合,比2015年多出生100余万人。
高危病例增多,医院全员忙翻
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人群中,35岁以上的女性占了2/3,属于高龄产妇,加上一半是剖宫产后再孕,增大了孕产风险
在广州一家国企工作的张瑜已有一个5岁儿子,去年怀上了二孩,还有两个月就要生了。张瑜36岁,临床上属于高龄孕产妇,比怀一胎时多做了不少检查,比如唐氏筛查、糖耐受量检查等,还要时刻注意饮食,不能长得太胖,就怕患上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
像张瑜这样的高龄孕产妇是医院“重点关照”的对象,也是“全面二孩”的主要生育人群。数据显示,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女性中,35岁以上的占了2/3,给孕产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2016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陈奕和20名同事一起做了一台艰难的剖宫产手术。来自河北的产妇小朱剖宫产后再孕,当地医院诊断其为凶险型前置胎盘并伴有胎盘植入,两天前转入北京妇产医院。经过3小时的医护全力抢救,小朱终于娩出胎儿,转危为安。
徐铭军告诉记者,二孩生育高峰到来,该院接诊的高危产妇大量增加,占比超过80%。“全年开展产妇大抢救约270多次,最高龄产妇达到53岁。虽然没有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但是医院的压力相当大。”剖宫产率全国平均为46.2%,生二孩人群年龄大,且一半是剖宫产后再孕,导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
高龄加上剖宫产因素,增大了孕产风险。陈奕告诉记者,高龄孕妇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畸形的几率会增加,尤其是此前有过不明原因流产、胎停育病史的孕妇,孕期容易发生流产,同时容易并发一些疾病,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等。由于高龄孕妇精力、体力均不及年轻孕妇,生产时更可能发生难产,剖宫产几率也会增加。一些高龄孕妇在妊娠期、产后会精神焦虑,甚至患上抑郁症。
剖宫产再孕面临的风险更大。“剖宫产的第一胎,两年内也不建议怀孕,容易发生子宫破裂。”陈奕说,剖宫产后子宫留下了疤痕,如果疤痕愈合不良,再次妊娠中晚期可能会“撑破”子宫,即子宫破裂,如果胚胎刚好着床在瘢痕上,则更加危险,甚至危及生命。
徐铭军介绍,高危病例出现的时候,医院多学科团队必须介入,有些学科甚至提前介入。比如失血产妇,麻醉医师需要提前介入,守护高危产妇生产全过程,熬夜、吃不上饭、加班加点,非常辛苦。
迎接二孩的妇产医院,简直全员忙翻天。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告诉记者,2017年、2018年才是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之后的人口出生高峰期,预计每年出生人数2000万左右。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孕产妇死亡率比往年增加。如何减少高危孕产风险,减少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率,成为二孩时代的新课题。
2016年4月,国家卫计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快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提升救治能力和水平。2017年底前,省级要建立若干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市、县两级均要建立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1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上海市要求全市助产机构均设立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负责,协调孕产妇救治转运事宜。
建档难不会存在太久,2019年之后出生人口规模将恢复常态
绝对供需紧张叠加结构性因素,使建档难上加难。如何整合孕前、孕期、儿童保健内容,适应公众需求,亟待进一步创新和探索
打算生二孩的家庭都想去最好的医院生产,以确保母婴万无一失。在北京等大城市,绝对供需紧张叠加结构性因素,使建档难上加难。
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杨成钢认为,我国妇幼健康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产科医师短缺,尤其是助产士非常短缺,很多产科医师既当医生又当助产士。三级医院技术一般较好,对孕产妇、新生儿健康都比较有保障,所以人们希望到好医院生孩子。但是从服务可及性来说,一二级医院应该发挥作用,分流普通的孕产妇,减轻三级医院建档负担。“如何保障服务能力供应,优化配置医疗资源,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原新分析,建档难主要是指优质三甲医院建档难。一方面医院应该挖掘潜力,调剂科室余缺,增人增床尽量接纳。但从长远来看,建档难不会存在太长时间,未来产科床位过剩是大趋势。他说:“事实上,现在出生的仍以单独二孩为主。很多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人群,需要时间做各种孕前准备,比如停止使用避孕技术等。2019年之后,出生人口规模会恢复常态,年出生人数将逐步减少。”
“需求是无限的,供给却是有限的,缓解供需紧张,需要调整政策,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保障供给。公众也应该多了解孕产保健知识,减少高危因素。”徐铭军说。
2016年10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委出台《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 争取达到每千分娩量产科床位数17张,并提出了分级建档等分流措施。2016年,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9.1亿元,支持45个市级和202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目前,有些地方开始探索整合、配置妇幼健康服务资源。北京在各区县妇幼保健院设立孕妇建档服务中心等,协调解决孕妇建档困难问题;江苏省组建市和县、县和基层卫生机构之间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推动妇幼健康项目分级服务和基层妇幼健康门诊规范化建设。
专家指出,未来如何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儿童计划免疫和计划生育内容,如何适应公众需求、保障人口孕产安全、提供优质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健康管理和服务,仍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探索。(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