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你好!朋友”——寻访幸福新丝路上的武汉“筑路人”跨国传播行动正式启动,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设计集团)、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一冶)、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四院)等4家企业的代表,在启动仪式上现场分享了武汉“筑路人”开拓新丝路幸福路的故事。
修铁路、架大桥,建光伏电站,做流域规划……从东南亚、南亚到非洲、南美,武汉“筑路人”通过一项项工程,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更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共同将这条幸福路铺得更宽更远。
武汉“筑路人”急对方之所急,让“一带一路”百姓受益
距离武汉1400公里之外的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现在每天车水马龙,单日最高车流量达到5万辆次。这座由中铁大桥院参与勘察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大桥,是孟加拉国人民的梦想之桥。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
千百年来,帕德玛河哺育着孟加拉国,但两岸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一直靠船运,每当雨季来临,河水汹涌,摆渡变得十分危险。
自2014年起,大桥项目主体动工,乘船来往于两岸的居民眼中便多了一道风景,他们凝望着大桥和建设者的身姿,盼望着,期待着。历时8年建设,2022年6月25日,帕德玛大桥全线通车,一举改变了当地的交通格局。
中铁大桥院海外事业部副部长肖小艳分享时感慨:“这座桥对当地的意义,不亚于我们中国的武汉长江大桥。”
在8年的建设中,中铁大桥院攻关突破了一系列制约世界桥梁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为加快推进中国桥梁全产业链“走出去”作出了贡献。
武汉力量让世界实现“硬联通”的地标建筑不仅有大桥,还有高铁、高速公路。铁四院与尼日利亚的渊源已近30年,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批批铁四院人便万里迢迢远赴尼日利亚,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挥洒汗水、书写青春,相继承揽了既有铁路改造、现代化铁路建设、公路、轻轨等项目。
拉各斯轻轨蓝线是西非第一条由中国企业自主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的全产业链电气化城市轻轨交通项目,也是非洲第一条跨海铁路。2009年铁四院开始派员赴现场开展研究工作,在尼日利亚坚守了14年。2022年12月,由铁四院勘察设计的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竣工,今年1月正式通车,将助力这座非洲人口第一大城市成为一座繁荣、有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
越南河内垃圾发电项目。
今年4月,由中国一冶承建的越南河内垃圾发电项目正式进入投产运营,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000吨,占河内生活垃圾总量的50%以上,有效解决了河内市生活垃圾就地填埋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中国一冶集团国际工程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海在分享中表示,项目成为越南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单体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我们正在与越南一道共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雪中送炭、急对方之所急,中国做的是让“一带一路”当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
巴基斯坦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于2015年开工,2016年竣工投产,中国一冶仅用90天时间,便完成了首期50兆瓦并网发电任务,创造了光伏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之后用半年多时间完成300兆瓦电站全部施工,刷新国内外建设纪录。
项目自并网发电至今,解决了当地近20万个中等耗电用户的家庭日常用电需求,为电力匮乏的巴基斯坦提供清洁能源,缓解当地的能源危机。
这是开放的系统,中国设计中国标准与当地对接融合
“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互联互通,不仅在于修路架桥,实现平面化和单线条的联通,更在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实现对接、交融、互通。这是群策群力、生机勃勃的开放系统。
2022年6月,由长江设计集团勘察设计的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这是“一带一路”倡议下首个采用中国水电行业技术和标准设计的大型水电站工程。
长江设计集团国际工程与合作部的张茜茹在分享中说,在进行大坝堆石体密实度检测试验时,外方业主工程师一度坚持推荐“灌水法”,但长江设计专家推荐“附加质量法”,通过整理大量模型和对比实验,验证了“附加质量法”在节省时间、提高工效等方面的绝对技术优势。最终,业主点赞:“中国的技术太棒了!”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
“一带一路”,不是替代,而是对接、互补。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平衡,迫切需要实用且有效的治水理念。长江设计集团专家团队历时3年,完成厄瓜多尔全国9个流域的综合规划,结合中国、欧美、南美地区国家水利规划方法体系,提出适用于厄瓜多尔的标准体系。这份高质量的规划报告成为厄瓜多尔实现国家“美好生活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之一。
在马来西亚,一条长665公里、联通东西海岸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已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铁路规划设计,进入加速建设期。它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也是中马两国最大经贸合作项目。
铁四院承担了铁路规划、轨道、线路、四电及运维设计,还包括约150公里的土建设计。铁四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博说:“该项目是中国铁路标准第一次进入马来西亚,建成后将填补马来半岛东西岸没有铁路贯通的空白。”3年来项目部、总体组克服中国标准“水土不服”多重困难,倡导中马标准融合,协调制定了全线设计原则和标准。
一起工作一起建设,民心相通共同铺就“幸福路”
在孟加拉国,有一座由中铁大桥院勘测设计并全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被孟方称为“孟中友谊八桥”的大桥,历经6年,去年9月正式通车,再度成为中孟两国友谊源远流长的见证。
孟加拉国业主交通部公路局最初想把大桥建造成为“弧线像月牙一样美的悬索桥”,但经过现场调研,桥位并不适合建悬索桥。为了实现当地喜欢的弧线,大桥院设计团队用尽心思,设计成七跨连续刚构方案,还在桥头上设计了“中国结”造型,寓意着“祝福”与“美好”。当方案效果图放在孟方代表面前时,他们连竖大拇指,直呼:“巴鲁!(美极了)”
该桥是我国援助孟加拉国的第八座桥梁工程,目前已经在规划九桥、十桥。这些桥梁的建成,让当地民众依靠轮渡过河成为历史。
在铁四院分享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项目过程中,一张特殊的照片给在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一名尼日利亚小伙手捧奖杯,和来自铁四院的6名建设者合影留念,其他人身着短袖T恤,唯尼日利亚小伙身着白衬衣、黑西装,打上领带,看起来尤为正式。
铁四院尼日利亚项目为项目部聘用10年的当地员工颁发荣誉奖杯。
刘博解释,当天是尼日利亚当地小伙在该项目工作满10年的日子,项目部专门为他举行了小型庆祝仪式,为他颁发荣誉奖杯。他激动地拿出自己最好的一套西装穿上,“这个项目不仅给我个人提供了稳定的工作,也为我们当地带来了巨大福祉”。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国建设者的敬意与感谢。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武汉“筑路人”在为“一带一路”各国开拓幸福路的同时,也与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情谊。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陶常宁 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