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航天员回家最后1万米安全,武汉飞行员反复从高空投下载人飞船返回舱
2022-11-30 10:00:00 来源: 长江日报

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武汉三位退役飞行员激动地等待直播,这是他们热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为了保障航天员回家最后10公里的安全,他们相继在十几年间,反复在万米高空进行空投载人飞船返回舱的试验。

载人飞船返回舱最后一万米

极限试验 生死考验

空投试验中,技术人员将返回舱运到军机上。张甫信供图

空投飞船返回舱,模拟返回舱在返回大气层后最后1万米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说关系航天员回家最后10公里的安全,也是载人飞船最终成功的临门一脚。

如果这个环节出问题,不仅整个载人飞船的发射功亏一篑,航天员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空军某部退役飞行员、如今在武汉市军休三中心的老战士张甫信告诉记者,所有参与人员都怀着极大的责任心全力以赴投入试验。

从1996年接受空投载人飞船返回舱任务,到2003年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张甫信一直担任试验机组的机长。来自武汉市军休六中心的李殿永则是当时同机的领航员。

普通人乘坐的民航班机在万米高空是全封闭的,军用运输机在万米高空要打开货舱舱门,则是开放的环境,空投下重达3吨多,直径3米多的返回舱,如同投下一个庞然大物。

空投试验中,技术人员将返回舱运到军机上。张甫信供图

“这是前人从未做过的事,查阅国外资料,也没有类似经验可以借鉴,对于机组人员和军机本身都是巨大的挑战。”张甫信说。

在高空1.1万米,氧气非常稀薄,温度在零下50度以下,面临低温、低压、缺氧极限环境,对机组人员的身体状况是极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军机投下庞然大物,重心发生改变。张甫信介绍,打个通俗的比喻,飞机如同一杆秤,秤砣甩下去,秤杆就会翘起来。飞机俯冲下去,极其危险,很可能机毁人亡。

这是一项挑战飞机性能极限、飞行技术操纵极限、人体机能极限的试飞,没有现成数据和经验教训可以借鉴。“我们只能靠自力更生、不断摸索、集思广益、改革创新、反复试验。”李殿永说。

机组成员甚至用了一些土办法,比如在飞机前舱压了3吨沙子来配重,调整飞机空投之后的重心。

除了重心问题,飞行人员还要解决迎角范围不够、飞机动力不足等问题,要解决任何一个难题,飞行人员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经过反复飞行实践来摸索。

返回舱卡顿“无法自拔”

机组齐心协力 人工推出返回舱

空投试验中,技术人员将返回舱运到军机上。张甫信供图

据悉,当时空投返回舱的军机分了两部分,前舱飞行员所在区域相对密封,后舱空投员将面临短暂的开放环境,他们携带氧气瓶,身着保暖防护服。

万米以上高空空投,缺氧是一道“生死关”。如果供氧中断,人会突然丧失意识,即使在供氧不中断情况下,如果暴露时间超过3分钟,也会引起急性心衰或慢性不可逆性脑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每次执行任务都是生死考验。

2001年6月,一次空投试验中,当飞机到达预定空域准备空投时,一名空投员反应能力下降,正常程序操作失灵,返回舱停滞不前,呈现卡顿状态,下不去回不来,舱门也无法关闭。

舱内气氛骤然紧张,最终前舱飞行员冷静驾驶指挥,后舱空投员齐心协力,采用人工方式将返回舱推出舱外,一场危机化解。

从1996年初到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张甫信和机组成员10次奔赴大西北,实施返回舱空投50多次,相关试验的空投不计其数。他们为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大气层后安全顺利降落地面,试验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每次试飞都是与死神擦肩而过。大家凭着报效祖国的信念和高超的飞行技术,最终让一系列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李殿永说。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第二天,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飞行14圈总计21小时11分,是我国航天事业上重要的里程碑。

2003年,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为胜利归来的杨利伟庆功,张甫信机组也获得了荣誉,他本人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

来自武汉市军休六中心的谢昌强是张甫信之后的第二任机长,参与神五到神十的试验,试验校验飞船返回舱的安全可靠性。

科技在进步,每一次中国载人飞船上天,都要进行新的空投项目试验。20多年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航天强国。张甫信、李殿永、谢昌强相继退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建设航天强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只是参与了很细微的一部分,能为建设航天强国出一份力量,我们深感自豪。”张甫信说。(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王成勇 通讯员闫媛媛 向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