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中有一群特殊的女兵,“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周年特展”开展
2022-08-02 11:49: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1日讯(记者冯爱华 通讯员陈海索)95年前,200余位风华正茂的女性来到武汉,成为中国首批正规军事院校女学员,她们中走出了红军女将领胡筠、抗日英雄赵一曼、女兵作家谢冰莹等巾帼英雄,还有不少人直接参加南昌起义;95年后,这些女兵再次“相聚”武汉,在一场展览中向今天的观众“讲述”她们“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传奇故事。


  展览现场。 记者冯爱华 摄
  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纪念中共中央机关迁汉及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武汉黄埔军校)创办95周年,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湖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承办的原创展览“不爱红装爱武装——纪念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成立95周年特展”开展。展览选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武汉黄埔军校女生队这一主题,通过文字图片、沉浸式场景,讲述女生队在革命和战斗中淬炼成钢的历史。


  展览开幕式上,徐向前和黄杰之子徐小岩将军、赵一曼孙女陈红、黄静汶之女罗小庆等黄埔女兵后裔,发来祝贺视频。
  步入展厅,丰富翔实的图文资料立即将观众拉入那个风云激荡的岁月。“北伐不仅使革命浪潮席卷沿途各省,也促进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思想的广泛传播……”1926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为了适应革命需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正式成立,同时还宣布在即将成立的军校中办一个女生队,招收第一批女生,“妇女从戎,一时开风气之先”。


  1927年2月,武汉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200多名女生,同男生一样,着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打着绑腿,并肩站立。她们中,有的是在校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是中学生。有的已当了母亲,有的还缠过足。虽然出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各异,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中去。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主导下,武汉黄埔军校事实上成为中共培养军政人才的摇篮。黄埔武汉分校的负责人恽代英称“成立女生队是破天荒的大事,是中国军事教育史上的创举”,他称赞女兵们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和榜样”。叶剑英、陈毅、徐向前都曾在这所学校任教。


  从1927年2月12日分校开学,到7月中旬分校停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仅仅存续5个月时间,然而却培养出一大批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巾帼人物。她们中,有红军女将领胡筠,有抗日英雄赵一曼,有在广州起义巷战中光荣牺牲、年仅19岁的游曦,有长期从事革命文化活动的胡兰畦,有通过写作影响青年参军的谢冰莹等。
  这支“不爱红装爱武装”女生队的诞生不仅轰动一时,也在中外军事教育史和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危急关头,近百名女兵坚定信念,无畏牺牲,选择了继续革命的道路。相关资料显示,参加南昌起义的人员中,有姓名可查的女生队成员达31人。她们跟随贺龙、叶挺的部队来到江西,负责宣传、救护、通信联络、协管财务等工作。起义爆发后,她们继续跟着起义队伍一路前行,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地下革命工作、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她们的身影。作为革命的“火种”,她们矢志不渝“跟党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7岁的市民袁厚翔参观展览后表示,从这些女兵身上,看到她们为妇女寻求解放、为中国寻找革命道路,而成为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战士,深受感动,“相信她们的故事今天依然可以激励人们。”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程敏表示,此次展览是该馆通过深度挖掘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中央在武汉的历史,策划制作的原创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该馆收藏的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女生队的实物、报刊共23件(套),相关资料书籍20余本,珍贵历史图片约200幅,是该馆利用好、传承好、展示好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该馆通过“小切口”展示“大主题”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编辑:丁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