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十大将,1927年都从武汉出发|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
2022-07-22 23:00:00 来源:
  长江网讯(记者蒋太旭 见习记者赵萌萌) 7月19日和2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行探访团,接连探访了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旧居、武昌农讲所、中共五大会址、昙华林等红色文化胜迹。


  探访团走进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长江网记者 吕诗文 摄
  1938年10月,周恩来曾在《新华日报》撰文:“武汉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是大革命北伐时代的最高峰,现在又是全中华民族的抗战中心……辛亥、北伐、抗战,这三个历史时期,将造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踏访这些在中共党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极为重要的红色文化高地,探访团团员们对英雄城市的无限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汉口胜利街: 1927,“红色心脏”在这里跳动
  矗立于汉口胜利街的163号、164号,是一幢三层西式老房子。党史专家称此处为1927年武汉的“中南海”。如今,这里已被辟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对外开放。
  7月19日下午,探访团走进这栋带有法国风格的老楼。屋内陈设的老式家具、壁炉、书桌、钢笔及木制楼梯,让兴奋不已的探访团团员们仿佛置身于中共党史上的峥嵘岁月。
  “1926年底至1927年夏,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重心迅速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这里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各核心部门的机要重地。”探访团团员们一边参观,一边认真听讲解员讲解。


  在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探访团小团员们认真讲着讲解。长江网记者 吕诗文 摄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就住在这幢楼里。以这栋西式小楼为中心,方圆1公里之内,中央组织部、宣传部、农委、工委、妇委、军委等几乎所有中央机关都集中于周边办公。
  楼内,一楼是警卫和工作人员居室;二楼的大房间布置成会议室;陈独秀住在三楼中间,三楼左右的房间分别住着彭述之夫妇和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蔡和森夫妇。旧址纪念馆内,当时的历史场景一一复原。
  “这样的房间布局好稀奇,几十年前的竹扇凉席居然保存至今,我很好奇领导人在里面是怎样工作的?”小团员郑清禾参观时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时不时向讲解员打破砂锅问到底。
  探访团专家、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师韩忠博士介绍,中共中央在汉期间,正是大革命形势由高潮向低潮逆转的特殊时期,中国革命面临着非常复杂而严峻的局面,在那段特殊日子里,这幢普通的洋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心脏”,党中央的许多重要会议和重大事件都在这里筹划、决策。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后,中共中央虽然撤离了这幢房子,但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在武汉秘密活动:中共中央进行改组,成立了由张国焘、周恩来等5人组成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代行最高职权,停止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具有重大历史转折意义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在汉口召开,正是这次史称“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从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韩忠介绍,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是唯一一处以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命名的红色纪念设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武汉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的中心、革命的中心,对于中共产党的发展而言,1927年中共中央迁汉后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及中央为此所作的重大决策具有特殊的转折意义。
  更具戏剧性的是,后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十位大将的20位将帅,也是这在一年齐聚武汉。他们在武汉的经历和活动,不仅影响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和改变了未来中国革命的走向,武汉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的策源地,也是南昌、秋收、广州三大起义主力的出发地。在武汉汇聚、熔炼后,这些中国革命的军事精英们从武汉出发,成为这三大起义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十大元帅中,就有6人参加南昌起义,1人参加秋收起义,2人参加广州起义,1人参加平江起义。
  武昌都府堤: 周恩来等一批党的精英在这里进入中央领导行列
  距离中华路码头不远,位于武昌都府堤41号的毛泽东旧居,是一栋典型的晚清江南风格民宅。此处是1927年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在武汉的居所,这里也是他和杨开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一家人最后团聚的地方。
  旧居内的陈设已全部恢复成当初模样。20日下午,探访团到这里探访,恰巧遇上志愿者在这里表演情景剧《最后的团聚》。志愿者们将毛泽东当年和妻子杨开慧最后的团聚时光及在武汉领导农民革命运动的现场,逼真而鲜活地展现在人们身边。
  “点滴瞬间情景再现,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到了历史情景中。”探访团成员、90后的王明说,这种情景式再现+沉浸式探访,让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探访团团员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长江网记者 王海 摄
  探访团专家、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教授张继才向团员们介绍:在武汉,毛泽东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运动,他针对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用亲自在农村考察的事实,在这里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公开发表后,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
  从毛泽东旧居出门往右,沿都府堤走两三百米,就是红巷13号武昌农讲所旧址。这是一个幽静院落,进院第一幢建筑大门之上,悬挂着由周恩来亲笔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牌匾。
  这里曾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1904年创办的北路高等小学堂。1927年3月,毛泽东在董必武支持下在此创办了农讲所,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
  讲解员介绍,这里也是大革命时期领导中国农民革命的大本营。农讲所共招收800余名学员,这些学员毕业后,大多以农协特派员身份奔赴各地农村,领导农民进行革命斗争。他们犹如星星之火,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广袤的大地上燃起熊熊大火,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探访团团员在武汉革命博物馆聆听讲解。长江网记者 王海 摄
  在参观学员寝室里,团员们发现墙上贴有《国民革命歌》的歌单。“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当讲解员轻声唱起这首歌时,就读于武汉外小的小团员王希玟突然发问:为什么这首歌和她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一模一样。经一番了解,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首歌都是根据法国儿歌《雅克兄弟》的曲调重新填词创作。当听说,这首曾唱遍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歌词,是由一位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共产党员所创作时,王希玟脸上露出肃然起敬的表情。
  在毛泽东旧居斜对面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也引起探访团成员的极大兴趣。踏足于此,他们仿佛听到历史的回声。
  1927年4月27日,在大革命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处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内,开幕。
  张继才介绍,中共五大是在中国大革命的危急关头所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会提出了争取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等正确原则,第一次在党的中央设立了核心领导机构——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并首次设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将监督机制引入党内。
  与中共四大相比,这次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增加了3倍多,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中涌现出来的出类拔萃的党的精英如周恩来等都进入了中央领导行列,这对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编辑:谢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