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热衷于给学生布置研究性作业。研究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家庭到社会,五花八门,样样都有,难倒了一众孩子和家长。不少家长抱怨学校留的研究性作业“奇葩”“看不懂”“没头绪”,认为自己并不具有指导孩子完成研究性作业的能力。(4月1日 《中国青年报》)
很显然,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是好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在研究性学习上发劲儿,正是为了补足传统教育模式——尤其是应试教育——的短板。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三两堂课甚至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某块知识,学生也无需费力探究就能伸手拿来这块知识——表面看来,师生双方都省时省力地达到了各自目的,但却缺失了探究过程,这也正是传统教育模式的短板所在。
补短板没错,但必须要适度补,断不能脱离实际。这些“奇葩”研究性作业的出现,正是研究性学习脱离实际的表现:想适当拔高研究性作业的层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却一不小心发力过猛,使研究内容脱离学生所学、脱离学生思维水平,甚至脱离实际,成了连家长也无力解答的无厘头难题。
学生本就不具备做好研究的能力,家长只得代劳,东拼西凑完成作业,再交由老师批阅。长此以往循环下来,家长为此事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学生却根本无法从中收获什么,交给老师的作业也压根无法反映出学生真实水平,老师也无法以作业情况为依据有的放矢开展教学。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只是在打假把式,不仅难以达到补短板的初衷,反而还拖累了家校双方。
布置课后作业是如此,在课堂上也是如此: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抢答辩论……这样的课堂的确富有活力,但绝不能简单粗糙地将“活力”与“研究”划等号,把一堂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样板公开课等同于效果出众的“研究课”。总之,不能让研究性学习沦为中看不中用的花瓶。以何种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次要的,研究性学习的更重要之处,在于它能帮助学生自幼形成独立探究未知谜题的思维方式及习惯,这与“授人以渔”的道理是相同的,也是家校双方应共同秉持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研究性学习才能摆脱打假把式的怪圈,真正帮助补齐教育短板。(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