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应重视媒体监督境遇
2018-09-08 09:26:00 来源: 浙江日报
  长江日报梅明蕾
  近期一些主流媒体曝出监督报道遭遇“拉黑、踢出群”事件:《浙江日报》记者因采写监督报道而被杭州西湖管委会移出相关微信群;此前,新华社记者在江苏也遭遇了类似“待遇”。虽然事后监督对象的上级主管部门作出积极应对,但仍然引发关注和思考。
  通讯技术的发展,使QQ、微信等新兴社交平台渐成媒体记者与采访对象间沟通的主要手段之一。有人称,相对以往记者因监督报道的遭遇,“踢群拉黑”的反应,算是“温柔”以待。但“温柔”虽“温柔”,问题性质未变,无非是“舆论监督敏感症”引发的“讳疾忌医”,对爱“找茬”的记者不胜其烦。激烈的“反制”难合时宜,“踢群拉黑”倒是举手之劳。
  不可否认,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对于公共空间的监督来得更便捷、势头更迅猛。许多社会问题或重大事件,由于广大网民的参与,获得更有效的解决和关注,更是不争的事实。但也须看到,鉴于媒介自身特点,网络监督毕竟存在导向容易失控、网络暴力盛行等局限,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兼以舆论监督的良好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努力,所形成的权威、负责、建设的特质为自媒体所不及,在监督上有其不可替代性。当下其在舆论监督上的遭遇,值得党和政府、媒体本身乃至社会关注。
  据业内人士观察,一些媒体联系群已沦为部门“喂食”记者的地方。更有甚者,为维护与所在分工条口的关系,一些媒体记者已养成主动“报喜不报忧”的从业习惯。一些部门或干部也认为,主流媒体记者就应宣扬所联系条口的政绩,否则就是“抹黑”。
  应该说,主流媒体舆论监督境遇,除了自身因素,也有来自社会的深层原因。面对自媒体势头不断高涨的局面,主流媒体更不能缺席。主流媒体应自觉承担起自身的职责使命,而富于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从来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并且,“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的任务,少不了主流媒体的作用。这在全社会应达成共识。
  【编辑 李尔静】
  (作者:梅明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