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防控近视不缺措施缺践行
2018-09-03 10:41:00 来源:
  光明日报王石川
  “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看到有关报刊刊载的《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一文后,作出了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触目惊心:一项新研究发现,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受调查者中)有12%的一年级孩子患有近视,而在初中一年级时,这个比例上升到了67%。其实,即使没有参照数据,仅观察我们身边就会发现,“小眼镜”越来越多,并且越到高年级近视比例越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而我国学生近视呈现整体性的高发态势,也意味着防控孩子近视不仅是孩子或家庭的事,甚至已升格为国家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一代孩子是电子“保姆”带大的——从智能手机到平板电脑,电子产品成了一些孩子的标配,无节制使用必然伤害视力;作业过多,学习负担过重,导致用眼过度,这是另一个原因。与之相对应的是,孩子缺少户外运动,成了“三门儿童”——上学出家门,出了家门进车门,出了车门进校门。被学业过度“绑架”,放松身心、调适眼睛的时间哪还充裕?正如有专家称,户外锻炼不达标是孩子近视的重要原因。犹记得全国“爱眼日”去年的活动主题就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但是知易行难。
  防控孩子近视,迫在眉睫,不容丝毫延宕。从制度设计上看,相关部门已研究制定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除了提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明确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责任,还决定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这一制度设计,亮点颇多,比如明确家庭责任和建立考核制度。
  防控孩子近视,家庭不可忽视本应承担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无关紧要,只要成绩好即可,“表面上,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的视力和学习成绩一样重要,但是实际中,他们更倾向于牺牲孩子的部分视力去换取成绩。”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另一种常见情况是,一些家长图省心,把电子产品交给孩子任其玩耍。信息化时代,电子产品正全面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视其为洪水猛兽固然不妥,放任孩子沉迷其中同样不对。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防控近视不缺措施,缺的是践行。以家庭作业为例,早在数年前,教育部就明确要求各地中小学校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在具体落实上,成效让人不敢恭维。据《光明日报》前不久报道,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等减负措施,已写入相关部门制定的防控孩子近视的《征求意见稿》。基于前车之鉴,要使规定不再“虚拟化”,就须监督实打实。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原标题为:《从长远视野看近视防控》
  【编辑 杨京】
  (作者:王石川)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