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读懂“七夕”的传统内涵
2018-08-18 11:56:00 来源:
  长江日报评论员 邢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我们又一次与七夕相遇。在传统节日中,“七夕”充满了浪漫色彩。过去,未出嫁的姑娘们会穿上新衣,在星空下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夕又被称为“乞巧节”。
  当然,七夕还有着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七夕的起源,可以挖掘出我们中华文明在“年幼”时期,对整个世界的看法。“织女星”是对天体的人格化,这是一种自然崇拜。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又体现了那时候人们的时间崇拜和数字崇拜。如果研究那些与七夕相关的古籍,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了解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古人的生活习俗。
  所以,早在2006年,七夕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过好一个传统节日,不但是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一次难得的心灵休憩,也是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次绝佳机会。有了相应的了解,我们才能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近些年,人们对七夕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从最初只知道“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到了解“乞求智巧”,无法否认,在这个过程中,商业活动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商家的宣传,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客观地说,当传统节日越来越火爆,人们对它的兴趣必然会增加,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内涵,会以各种方式被挖掘出来。
  在“浪漫经济”的推动下,人们也为七夕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想象。一个节日,最终是因为引起了人们心中的情感共鸣,节日的价值才得到体现。正如月圆之夜,人们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七夕之日,人们表达着对心灵手巧的渴望,对爱情的珍视。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息,是文化自信的鲜活注脚。
  【编辑 华智超】
  (作者:邢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