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李尔静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在央视《开讲啦》栏目演讲时讲到,悠久的中华文明与文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日来,一连串的关于“汉字书写危机”的新闻走进了大众视野:“学生的书法能力成为了书法教师的‘集体焦虑’。”“大学毕业生400字简历中,居然有24个错别字。”“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先后六次发布报告,称学生的汉语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在退化,需要引起注意。”
有网友将“汉字书写危机”戏称为“汉字失忆症”,留言区也有不少回复称,自己也是“汉字失忆症”的“患者”。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空间逐渐成为“汉字失忆症”的重灾区,而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学生群体也成为该症状的“重度患者”。提笔忘字,汉字认得不会写、过度依赖输入法,都是学生群体中的常见现象。比起父母一辈人追求汉字的书写美观,现今不少学生对于汉字书写的目标仅仅是“只要自己认得就行”。
其实,完全把这一现象归罪于科技的发展,未免有失偏颇。输入法的出现是为了提升书写的效率,而它并没有改变人们读写汉字的能力。一些人因为输入法便捷,就不愿在汉字识记上下工夫,这是人的问题,而不是输入法的问题。其实,忽视汉字的书写,与其说是科技造就的,不如说是心态造就的。因为在一些人看来,汉字是一种交流代码,能使用就可以了,不必要提出过高的要求。
但是,汉字只是代码吗?当然不是。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思维。汉字是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记住一个汉字的样子,不代表会读这个汉字;可以读出一个汉字,不代表会写这个汉字。只有从字音、字形和书写三个方面掌握了一个汉字,才能叫认得这个字。所以,认识汉字是一个由个体组建成集体的过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集体。
诚如语言学界的流行语,“一个人能够掌握几种语言,他就拥有几种性格。”汉字的思维模式也影响着每一个识读汉字的人。所以,不管是中国,还是“汉字文化圈”,都十分推崇集体的力量。从古至今,不管是制度还是精神,中国人都十分信奉集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在两千多年前建立起郡县制;为什么在百家争鸣中,我们选择了儒家和法家。
作为汉字的继承者,我们学习的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会随着学习汉字的过程,一起注入中国人的思维之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汉字,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本来”。守住了汉字及其书写能力,也就是守住了华夏儿女的身份,守住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