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的军运会场馆设施,背后凝聚了全市10万工匠的辛勤汗水
长江网7月4日讯 近日,人民网发表系列评论,尖锐地指出,一些“雄文”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人民网评罗列出《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别怕,中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等文章标题 ,这些“气势恢宏”的浮夸文章看似接地气,实则是在煽动情绪、迎合虚骄和浮躁之气。
不同于人们曾诟病颇多的党政八股文风,这些浮夸自大文风的表现,多出自媒体公号,折射的是一种浮躁功利的心态。所谓“吓尿体”,它的套路有很多,譬如拔高主题、扭曲事实、诱导误判等等,一些作者、编者做出耸人听闻的标题,可是他们自己都不相信标题所描述的事实,对待读者毫无诚意,读者又怎么相信这些?
社交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接触资讯,而浮夸自大的文风铺天盖地,营造的就是虚假的社会现实。“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接连涌现,但现实是不是这样?看上去,一些媒体公号在传播中国发展的飞速进步,但呈现的却又是各种荒诞、浮夸的场景,最终,明明是许多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但因为这些浮夸的描述和急功近利的追求流量,往往让正能量白白流失。
一篇文章,所谓文风,其实就是看对谁讲话、如何讲话,体现于媒体,其实是如何对待你的读者。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似乎不习惯称“读者”了,取而代之的是“粉丝”,十万粉丝群,百万粉丝群,意味着有相应数量级的“转化率”,粉丝量大,可以“变现”的资源就多。许多公号在拼命吸引粉丝,但并不是像对待一个平等交流对象一样尊重他们,充其量,粉丝只是一个个数字。
“美国害怕了”“德国紧张了”“日本吓傻了”,说出这些话的人,有多少是言不由衷的?这样的文风存在久了,伤害的不仅是媒体公信,也是人们朴素的情感。文风浮夸荒诞,描写一个崇高的事情,最后也变成了宣扬伪崇高,助长了虚无主义。正如人民网评提到,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这些文章往往让过度焦虑、成功学、消费主义、夜郎自大等错误价值观在社会上弥漫开来,而充实感、满足感、意义感却离读者越来越远——“哭晕在厕所”“看完吓尿了”“太震撼了”等标题一惊一乍,标题还没看完,就开始打口水仗;“抛弃体”“廉价人生”等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之后,由于没有沉淀什么让人感到越来越焦虑。
客观真实的中国发展面貌,本身足以激发人们的自信,凝聚社会人心,而真实地观察、记录、报道和传播,这是求真务实的体现,也需要真挚的态度。
□ 长江日报评论员 华智超
人民网评摘编
《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一:文章不会写了吗?》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的后果,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全媒体时代,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准绳没有变,新鲜有趣优质的价值取向没有变,平实求实务实的文风导向也没有变。只有创作者自律自觉,将文风与世风勾连,给流量和情绪松绑,方能写出真正从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
《人民网三评浮夸自大文风之二:
中国人不自信了吗?》
毋庸置疑,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很多领域也位于世界前列,诸多成绩既数得上来又拿得出手。可是,并非什么都能用来自夸、什么都可洋洋得意。借助新媒体传播让亿万用户接收不实信息、虚假事实,这种浮夸自大很容易让一些人产生误解乃至形成误判。
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换来的自信与自豪,并不会真正赢得尊重,反而蒙住了人们正确看待发展的眼睛、遮挡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视线。
我们不自信了吗,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助推?我们没底气了吗,需要给前进动力如此“注水”?显然不是。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不是吹出来的,是靠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靠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靠中国人民干出来的。
摒弃浮夸自大的文风,我们需要怎样的自信?……自信不能“键盘化”,那种脱离“四个自信”的浮夸、背离实事求是的自大、背弃实干奋斗的吹嘘,只能像沙滩上的绘画经不起风吹雨打。
网友群议
@揭育贤:各种华而不实夸大其词的文章,只会让一些人产生误解,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倡导清新文风,崇尚风清气正。
@逍遥公:这个问题抓的好,忽悠之风不刹不行了。
@蝴蝶猪与汪汪:保持冷静继续前行!自身的强大不是对别人喊出来的,而是慢慢积累出来的。
@小橙vitality:确实需要整治,那种标题那种文章,会给人造成视觉和精神的双重污染。
@落子天秤:自信和自恋不相同,人要是自信,就不会回避自身所存在的问题。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京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