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调研扶贫工作中,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个地方能否脱贫,关键还在于支部书记的作用发挥。”的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农村支部党员不仅是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重要主体,更是带头创业、带民致富的“领头雁”。
“党政军民学、东新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越是贫困的地方,基层党员干部就越需要发挥表率引领作用。很多时候,党员干部的状态决定了基层群众的状态,党员干部的干劲鼓舞着农村发展的干劲。然而在不少经济薄弱村,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支部书记在引领带富上办法不多,既不会干,也不敢干,且在村支部换届时无人可选、无人可用的现象略显严峻。
同样是经济薄弱村,有的村却能发挥能人带动效应,比如东部某省,有的村全面发挥农村地广人多优势,6000余亩土地悉数流转,搞现代农业项目。一方面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长板”,带动上百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另一方面支部书记带头创业,将农村支部延伸到农业生产线上,形成农业种植从育苗到深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为贫困户授之以渔,在共同干事创业中掌握技术、看到希望,提升“造血”功能,不少贫困户都萌发创业的想法。
党建对贫困群众的引领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带富上,更凸显在优秀后备人才的挖掘之中。农村后继无人是不少地方的“通病”,特别是在支部书记人选上,“能干的不想干,想干的组织又不放心他干”。通过带富,引入、培养、“创造”出一批扎根农村、熟知农村、热爱农村的能人群体,将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既把能人大户培养成党员,又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大户,更将党员能人、党员大户培养成村干部。这样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挖掘模式,不仅能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更能保障农村支部建设的循序渐进、平稳过渡,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
党建促扶贫,是要发挥党组织全方位的引领作用,把思路和眼光放到推动乡村振兴的更高维度上来。要注重思想引领、典型引路,让贫困群众看得到未来的路,既能从党员身上学到攻坚克难、突破极限的韧劲和魄力,又能从改变现状、掌握技能、自力更生中提升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为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要突出产业引领、因地制宜,立足贫困群众需要和农村发展现状找路子、谋未来,重点在贫困群众触手可及、能够干好的事情上做文章,温养干事热情、加大培训力度,让贫困户具备“一技之长”,到产业、项目中去勤劳致富。要涵养责任引领、改变面貌,通过党建扶持,帮助贫困群众避开“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转变“慵懒散”的不良风气,积极向党员标兵看齐,主动形成“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来源:荆楚网
作者: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