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造假根在政绩观跑偏
2018-06-29 09:34:00 来源:荆楚网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统计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有的地方把统计机构作为地方计划目标完成的直接责任单位给予压力;有的要求企业按指定数据填报,甚至编造虚假企业和投资项目;还有些企业、项目统计数据的编造、虚报倍数超高,比如天津滨海新区临港经济区违法企业平均虚报率高达56倍。(6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工作中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统计。从中央到地方也都有专门的统计机构。无论是群主满意度的调查统计,还是经济等指数统计,都能够直观看出问题,可以说统计就是一张“晴雨表”。这些方面充分说明统计的重要性。

但,如果数据造假,统计失真,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比如,扶贫领域中的数据造假,影响的是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之所以出现“数字脱贫”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年来不少地方出台相关规定,把脱贫成效作为考评贫困县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内容,考核的结果影响着领导干部们的政绩。

可以说,统计造假往往都是相关部门、干部“小算盘”打得响,为自己的功力计算得多。现实中,一些干部在统计数据之前,先想一想这数据应该咋填报,但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会据实相报。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计算”,谁老老实实填报吃亏,于是统计其实不是比晒实实在在的成绩,而是比谁的“纸面功夫”深。

沧桑话巨变,数据铸辉煌。真实的数据是统计的生命,数据造假就是误导,于党于国于民贻害无穷,必须坚决制止。一方面,对虚报等“假统计”者要打实板子,严肃问责、追责,让其切实感受到纪法的威严;另一方面,必须要打破传统的“会场听报告”,“办公室看材料”的考核机制,尽可能逼干数据里面的水分;此外,要对党员干部加强价值观、政绩观教育引导,让统计数据原汁原味。

来源:荆楚网

作者:冯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