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荆州出台脱贫攻坚“硬十条”,在优化体制机制、人事调整、资金投入、追责问责等方面作出规定,推动突出问题整改,保障工作争先进位。(6月20日荆楚网)
脱贫攻坚“硬十条”突出了主体责任制,厘清了权力边界,做到了权责分明,这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硬十条”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要用担当精神营造良好的脱贫氛围,从这个角度看,它把握住了精准扶贫的关键,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压舱石”。
“硬十条”意在建章立制树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脱贫攻坚“硬十条”的出台,是在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样能确保层层压实责任,杜绝各种形式主义风气的滋生。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它需要严格的制度推进做保障。而“硬十条”的出现,就是在以强调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的方式来彰显用制度来监督权力的决心。为此,它是在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硬十条”重在凝心聚力促发展。“硬十条”条条都是刚性纪律,它对党员干部的行为做出了规范约束。对于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行为,“硬十条”通过管理规范和权力清单的有效运行,在最大程度上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这种敢抓落实的做法,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事实也的确如此,脱贫攻坚就需要那些敢于作为的干部勇挑重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
“硬十条”也为干部成长指明了方向。“硬十条”在树立工作纪律的基础上,也增强了正向激励。这切切实实为干部成长做出了明确导向。脱贫攻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场考试,工作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能体现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倘若不积极进取,只能被新时代所淘汰。正向激励的存在,恰恰为基层干部扎实开展工作增添了底气,这对鼓励干部攻坚克难是弥足珍贵的。
总之,从严治党、培养干部就需要让纪律和规矩成为刚性约束。“硬十条”看似缺乏温情,但其真正守住了为民初心。“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有了“硬十条”的刚性支持,好风气自然就容易形成。一旦“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必然会让干部释放好作为成为常态!
来源:荆楚网
作者:赵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