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山东媒体报道,中国胸痛大学于5月26日在济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所以提升胸痛教育和研究为目标的高等学校。此消息一出,包括大众网在内的多家媒体纷纷转载,网友们也借题发挥开展了以此为题材的“段子”创作。然而,教育部在29日回应人民网时表示,教育部从未接到地方关于设置“中国胸痛大学”的申请。另外,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胸痛大学”并不是一所高等院校,而是中国医促会胸痛分会成员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组织。
澄清之后,各界纷纷探讨“大学”名称的意义和学术的严肃性,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审查力度。而笔者认为,在关注这件事本身的同时,也要追责引发这场舆论闹剧的始作俑者——最初报道此事的山东媒体。显然,媒体又生产出了一则虚假新闻。
在《山东媒体:中国胸痛大学在济南正式成立,陈玉国担任首任校长》一文中,没有指出消息来源,也没有教育部下发相关审批文件进行说明,而是开篇就宣布了“大学”的成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12月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相关规定,“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教育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难道媒体从业者没有起码的法律常识?只字不提消息源,难道媒体也能批准高校成立?其他媒体在转载此消息时,为什么不对如此明显的疑点进行质疑和核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无论是最初发布该消息的媒体还是转载的平台,都缺乏对自身职业生命的敬畏。
前不久,在西湖大学成立时,相关报道对其培养目标、招生计划、机构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介绍。而在“中国胸痛大学”成立的报道中,媒体没有介绍该“大学”的师资力量、学科设置、培养方案,甚至连选址都没有标出。这不禁让人疑惑:媒体如何能在什么信息都无从知晓的情况下还言之凿凿:中国胸痛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以提升胸痛教育和研究为目标的高等学校?借用一句网络用语,是谁给你的自信?
在山东媒体的报道中,替代上述高校基本信息的是“中国胸痛大学的筹建,经历了长期的前期积累和精心准备”,“积累了大量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经验”,“开展高质量多中心临床研究是中国胸痛大学的一大特色”等内容。而表述种种实践和研究的句子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主语”。这种“无头苍蝇”式的歌功颂德,是否意在宣传甚至是“有偿新闻”? 不禁让人对其动机产生怀疑。
毫无疑问,虚假报道绝非仅此一家。自数字化媒体普及以来,新闻媒体争抢速度、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竞争是愈演愈烈。于是,虚假新闻就产生于仓促之中,产生于对流量的过度追捧中,产生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中。但是,媒体应该明确自身的公共性,感受肩上的社会责任,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永远将社会效益放在经济效益之上。否则,毫无原则地报道,不仅让读者“胸痛”一时,更让自己“胸痛”一世。
来源:荆楚网
作者:傅中行
学校: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