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上门送医,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是一项极大的便利。巨大的护理需求和专业护理力量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整合,“共享护士”正在走进普通老百姓家庭,带来便捷高效的服务。(5月13日《工人日报》)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目前以“共享”为名的护理上门服务正在兴起。“共享护士”将分散的护士资源进行整合配置,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提供模式。
出现“共享护士”,因为存在需求和供给市场。一方面,需求市场巨大。根据国务院今年初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的17.8%,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目前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而保姆和护工并不具备专业护理知识,医护到家可以促进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时间的融合。此外,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目前我国2.22亿老年人中近1.5亿患有慢性病,91.2%的已故老人死于慢性病;老年痴呆患者至少为700多万人;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近4000万,完全失能老年人近1000万人,预计2050年失能老人将达到9750万。另外,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患有不同的心理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巨大。“共享护士” 借助分享经济模式,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业壁垒,可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特别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患者来说,更是一项极大的便利。
另一方面,供方市场也存在着。据统计,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324万人。“共享护士”模式对于护士来说,在发挥其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收入,很多护士都愿意尝试。特别是对于离职护士,移动护理平台能为她们提供技能变现的机会。
“共享护士”可以解决很多老人护理难题,减轻养老压力,但“共享护士”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提供上门服务,仍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对于“共享护士”的需求方而言,服务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该如何保证护士操作中的安全性?服务过程中因涉及隐私不能全程记录服务过程,出现纠纷该如何进行举证?还有的“共享护士”还是在校学生,没取得执业资格,经验较缺乏,如何保证服务质量?
对于“共享护士”的供给方而言,护士们也有担忧,那就是,上门服务的过程中,自己的人身安全如何保障?
“共享护士”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共存,决定了其需在不断摸索总结中推进。下一步的重点,应是制定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风险规避制度,使供需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
来源:荆楚网
作者:向秋